爱看书吧

正文 21、挖井(2)(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随后也到了。

    两人也围着田转了一圈,苏世伟一脸喜色,说道:“这苗长得真好。”

    苏叶:“不好,肥料不足,发黄。”

    苏世伟:还不够好,比在来时路上看到的好多了。

    苏世伟说:“再过几天收集多些尿液浇上,菜地里的菜先不管。”

    苏叶说:“兑水再浇,不兑会烧苗。”

    苏世伟:“要兑。”

    苏叶看完就回去,苏世伟苏景林转去了其它田里看。

    晚上,苏世伟和叶国健聊起秧苗:“我们的秧苗出得很齐整,没有烂苗不出苗的情况,不像以前长得像狗啃似的,中间空有一窝一窝的。”

    叶国健说:“这催苗方法好。”

    苏世伟担忧:“地太生,又面临干旱,种上也不知道有没有收成,不种又什么也没有,我看到好多人去沼泽那里挑烂泥回来倒田里,我们家待水井挖好,麦地里浇了水,我们也去挖点吧。”

    叶国健叹气:“也只能这样。”

    第二天,叶国健继续挖井,苏世伟苏景林苏叶和三个表哥则在麦地里挖沟渠,沟里夯结实,到时只需从井里提水,倒在旁边的沟渠里,要灌哪块地就把下面的沟渠堵上,水就能灌进麦地里,不需要用水桶担来担去。

    麦地里的井也是用了三天挖好,出水量了院子里的差不多。

    井挖完第二天,叶国健和来学挖井的那五人去了村里挖井,苏世伟则带着苏景林苏叶和三个表哥,用了一天时间把两家麦地浇透,不像之前挑水浇时只把表面土层泼湿。

    众人干完活,看了一天成果都激动不已,苏世伟长叹一气说:“现阶段不用担心绝收,但愿没有蝗灾,明天去沼泽里挖烂泥,干活了有希望,不干什么希望也没有。”

    叶德祥说:“姑父,如果再闹蝗灾,那太令人绝望了。”

    次日一早,众人来到沼泽地,都惊呆,沼泽地完全变了样,十几亩沼泽烂泥被挖掉一半多,靠岸边挖的深约一米半,挖到中间有三米深了。

    下面有些地方,用扎着的木排垫着,有些地方底下是硬的,人能走在上面,看样子这片沼泽不深,没什么危险,挖过泥土的地方底下积了一些水。

    苏叶众人顾不上探究,加入挖烂泥的队伍,看这热火朝天的样子再不挖就没得挖了。

    叶家和苏家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重生种田日常》21、挖井(2)

    抢挖了五天的烂泥,每块田里只倒了五担烂泥,那片沼泽里的烂泥全被挖光,变成了一个池塘,靠近山那附近约有七米深,底下有几个冒水的地方,冒水量都不大。

    村长召集每户人家出一个男丁,花了一天时间,去把岸边泥土夯结实,有泥土很松软的地方,拉来石块砌上,成了一个现成的池塘,底下积了一层水。

    叶国健跟着挖井队去了三天就回来,回来后每天犁两亩水田,没过几天秧苗就可以插,再不犁田就来不及。

    进了五月,叶家和苏家开始插秧,有浇尿液的秧苗长得粗壮,翠绿翠绿的,看得喜人,没浇的有些黄。

    苏世伟和叶国健决定用那些秧苗各自插一块田里,家忙时节,家里留了外婆和苏卉做饭,陈兰和叶梅都得下田插秧。

    陈兰和叶梅早搓了些棉线,线两头各系根木棍,在田里格成差不多两米一格,一格里面两人同时插,边插边后退。

    两家佃的水田是连在一块的,秧苗拔起来不用挑很远,所以把秧苗拔起来洗根部时不需要把根部的泥土洗得很干净,带点泥更好。

    没有稻草,苏世伟割了些草回来晒半干,用来扎秧苗,扎成一扎一扎的,大小是刚好能用手握住。

    把一扎扎的秧苗隔段距离抛一扎在用线拉成的长格里,就可以开始插秧。

    苏叶没去拨秧苗,怕把秧苗扯烂,到插秧时,她看苏世伟把秧苗插得那么密,一次插下的秧苗也不少,得有十棵左右。

    苏叶前世10岁之前下田插过秧的,还记得秧苗间的距离和一窝要下多少秧苗。

    苏叶开口:“爹,不对。“

    插秧的人都停了下来。

    苏世伟停下问:“怎么不对?”

    说不如做,苏叶这弯腰插下三行:“这样。”

    叶国健过来观察道:“叶子,秧苗太少,间距太宽,要少收很多粮食。”

    苏叶步回答反问:“一个孩子份量的粮食,一个孩子吃长得快还是两个孩子吃长得快?”

    众人齐声:“一个!”

    【请收藏本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