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4(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趁雪色吻你》4、04

    车辆穿行过古朴的街道,白墙前的树木扶疏有致。

    苏信鸿望着窗外即将到达的桥梁说:“停停,在这附近找地方停车就好。”

    闻屹抬眼扫过四周,随口问道:“到了?”

    “没,一会过桥还要再走一段,车过不去。”外公解释说,“南堤巷的那条长街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巷子,受保护的,哪是你想开就能开的地方。”

    下车后,闻屹顺手将两个盒子拎上。

    苏城夏秋两季多雨,往往是绵密的细雨,持续不断。

    夜雨过后,桥梁外延布满的青苔起伏翠绿,潮湿的空气中隐隐能闻见咸腥泥土的味道。

    透过那层青绿,闻屹回忆起小时候,自己也是这样跟着外公来过这里。

    好像这许多年,苏城在变也没怎么变。

    在闻屹五六岁的时候,母亲恢复了工作。

    哥哥大他五岁,父亲已经为他安排了各种课程,无暇陪他玩,因此他被送来江南外祖家。

    跟着外公生活,他见识了许多书墨古画,也跟着外公的朋友接触和学习了书画修复这个行业。后来每年寒暑假,他都会自己主动过来。

    大学时候他与家里关系变僵,出国之后很少回来,也没有回来探望过外公。

    去年回来之后,闻屹先回的苏城,在这买了房,苏信鸿还以为他要长久在苏城工作定居,结果转眼就回了京北。

    苏信鸿身体一直不错,脚步稳健有力,精神矍铄。

    “你小时候我就带你去听过评弹,还记得吗?”

    印象中是有过几次,但当时他性子还没沉下来,再加上评弹唱的词不大容易听懂,心思全然不在这,所以没多少深刻印象。

    评弹是一种用苏城方言表演的曲艺形式,吴侬软语娓娓动听,但音调多变,若不配词不易听懂。

    “不过这些年很多听惯的老声音都退休了,年轻一辈的声音也越来越少咯。”苏信鸿略微叹息。

    “现在的孩子很多唱功方面没得挑,但是弹起琵琶来总是紧绷绷的,少一些感觉。”

    “声音中的阅历和沉淀也不够,一开唱还是不够松弛自然。”

    “不过书云这孩子我觉得不错,那一手琵琶一看就是平常没拉下基本功的。”

    舒云?

    闻屹挑了下眉。

    所以老头今天找了这么多借口就是为了让自己来见她?

    眼见外公越说越起劲,颇有种恨不得将她拉到面前来夸的架势。

    这个名字一再被提起,却让两人之间生生隔出几分距离。

    闻屹眼底闪过一丝讥讽的笑意,他对此行本就兴致不高,更别说此时已经明显看出外公的用意。

    他腾出手伸进口袋,刚刚将烟拿出,就被外公的余光瞥见。

    外公立刻扬声警告:“不许抽烟!”

    闻屹目光冷淡地从墙沿边拂过,听从地收起烟盒。

    两人走进石板巷里,周围宽大的青砖墙错落有致。两侧墙角青苔遍地,往里走能看到墙檐上方冒出的花丛。

    棕色木门敞着,一眼能望到里边的院子,院子两侧植着青竹。

    周围是花香混合着的宜人气息,清冽舒适。

    “苏老师我还以为您今天不来了啊?”有人打招呼道。

    苏信鸿是这里的常客,不少人认得,也乐意来和他打招呼。

    “当然要来。”外公乐满脸笑容,“一天不听那都难受嘞。”

    打招呼的是「空山新雨」收银的小姑娘,她正端着茶叶往里走。

    在看到苏信鸿身后的人时,她不自觉多看了几眼。

    闻屹跟随着苏信鸿穿过侧边一条走廊,来到一个开阔的房间。

    绕开木栅屏风,前方摆着一排排茶桌,再往前稍高的台子上是一张铺着刺绣缎子的方桌。

    陈设简单,但背景却是用了巧思装饰,匾额,长帘,字画一样不少。

    闻屹一眼看过去就认出了其中一幅是外公的字迹。

    周围全都是与外公年纪相仿的人,闻屹长身而立站在其中尤为显眼。

    外公对着前排的空座指了指:“我预订的位置在那。”

    闻屹朝那个位置走去,似乎刚结束一场,众人的茶桌上散着碎落的花生壳,但地板很干净。

    -

    评弹馆内的休息室。

    顾书云瞥见镜中盘发有些碎发掉落,她将发簪取下,手指灵巧很快为自己重新盘好头发。

    休息室和山岳阁仅一墙之隔,因此外边游客进出的声音很轻易就能传到这里。

    顾书云坐在梳妆台前没有注意到门口的脚步声。

    冯新眉推门进来后,站了好一会她才发觉。

    “老师。”顾书云抬眼礼貌问好。

    冯新眉站在她的身后眉目微沉,面容严肃。

    “书云,刚刚那首‘望岫息山’是你今年第几次唱了?”

    望月阁中可以单点评弹曲,由顾书云演唱,这首《望岫息山》比较小众,平常点的人不多,从年初到现在九月,唱过不超过五次,所以刚刚顾书云在表演的时候出现了失误。

    “对不起老师。”

    “刚刚那种状态我希望你尽快调整,”冯新眉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压迫感,“对听众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顾书云低下眉眼,并没有为自己过多辩解。

    她这段时间确实状态不好,因此接受老师的任何批评。

    但是这段时间事情堆积,压得她实在有些透不过气。

    顾书云抿了下唇低声说:“老师,我想请假两天。”

    闻言,冯新眉的脸色一变,视线掠过她的眉梢。

    苏城这几年评弹馆关了不少,许多年轻表演者出走去往临城。

    而后天是临城栖音剧团的选拔考试。

    顾书云这孩子十四岁从琵琶专业转进她的门下唱评弹,细数也有近十个年头了。

    若是她当初没有改换门庭坚持学习琵琶,也许今天也会是个不错的琵琶手。评弹虽然起源于苏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临城兴起繁荣,学习者从评弹学校毕业之后考入专门的剧团,跟随演出,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评弹自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已经逐渐走出江南一带,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着不小的知名度了。

    若是考入剧团,演出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多,收入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很多年轻人在苏城毕业之后并没有选择留下。

    其实冯新眉在顾书云前两年毕业时,就有问过一次,问她想不想去临城。冯新眉有个曾经的同门师弟在临城的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