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1(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行时,九户村民已经在农行大门口集合齐了。

    刘大河领上他们又去了个贷部。

    当办到马大爷三户时,个贷部经理说,马大爷年龄超过了六十周岁,不符合放贷要求。

    刘大河好说歹说,求着经理签字。

    经理说:“这是个原则问题,我贷给他,就是砸我自己的饭碗。”

    刘大河只好对三户没贷上款的村民说:“这样吧,咱们明天再来一趟。

    由我和我媳妇出面贷,贷上交给马大爷使用。”

    马大爷说:“侄儿子,请你放心。

    我虽然上了年纪,但我骨头硬,不会给你脸上抹黑的。”

    第二天,刘大河夫妻同另外两户夫妻又去了趟农行。

    当刘大河把三万元现金交到马大爷手上时,马大爷把早已写好的借条交给了刘大河,借条上还写明了利息。

    对于搞养殖来说,农村是最好的天地。

    只要肉蛋禽奶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如果乡亲们不怕吃苦,被随意丢弃的秸秆就变成了钱。

    玉米被家禽家畜转化之后,价格也会翻上好几番。

    这些资金或许解决不了大问题,但在今年,他们的收入可能就会多出一些。

    忙完村里的事,也该种地了。

    五月过后,总算把地种进去了。

    刘大河有了几天难得的轻闲时光。

    身体是闲下来了,但他的心却没有闲下来。

    又一项宏大的构想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初步显现。

    村委会有五百亩机动耕地,每年以每亩三十到五十元的价格租给村民耕种,租金供村委会支配。

    如果把这五百亩地全部改造成大棚,那收入可就要翻几番。

    一亩园,十亩田,更何况这是暖园。

    就按一亩大棚生产一万公斤蔬菜,一公斤蔬菜卖三元算,那便是三万元的收入。

    除去各项开支,至少也能到手两万元。

    本村有五百余户,基本户均一座大棚。

    乡亲们不用出去打工,生活也是滋润的。

    在他的召集下,村委会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大家十分赞成他的想法,但说出了问题的症结——没钱。

    五百座大棚那就是几百万的投入。

    五百亩地只有五口配套井,如果井水不够用,光打一口井就得七、八万。

    那花钱就像流水一样。

    刘大河向村委会其他成员说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凡事,谋定即动。

    不动,那便是空想。

    今天的会议内容,我们应当写成一个报告,以村委会的名义去找乡政府,去找农业局,去寻找资金。

    即使我们什么也没做成,那五百亩地还在那里,明年也不耽误出租。”

    大家纷纷赞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