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53章 安史之乱(上)(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gt;

   
    即便是再傻的人,也能够知晓,边境的虎狼之军,与新兵蛋子之间的差距。

   
    任谁去统兵,也应防守为先啊。

   
    李世民突然想起了当初苏瑾玩那《全面战争:三国》时候的画面。

   
    感觉十分应景。

   
    边军就好比那吕布,新兵就好比那些被吕布一个追着打的曹军。

   
    完全不需要任何战术,直接就是降维打击。

   
    “李隆基,李隆基……”

   
    “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杀了两员大将,李世民心中颤颤巍巍,几乎可以预料到后面发生什么事了。

   
    大明。

   
    永乐时期。

   
    朱棣叹了口气。

   
    “可惜了。”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皆是良将啊。”

   
    “国朝名将凋零……”

   
    “朕若是能得其一,也不用费力吧啦的每次都御驾亲征……”

   
    “这李隆基……竟然一言不合直接杀了。”
   
    “如若不然,这安史之乱怎么能持续那么久。”

   
    对于大唐的将军们,朱棣还是羡慕的。

   
    “可惜了,老爹是一个都没有给朕留啊。”

   
    一旁的朱胖胖嘿嘿笑了一声,端了一杯茶水给老爹递了上去。

   
    “嘿嘿,爹,咱家应该庆幸,皇爷爷没有留他们啊……”

   
    朱棣:“……”

   
    【哥舒翰其率军20万进驻潼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

   
    【安禄山见强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

   
    【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

   
    【哥舒翰立即上书玄宗,认为:安禄山久习用兵,今起兵叛乱,不会不作准备,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劳师远征,利在速。官军凭借潼关天险抵挡他们,利在坚守。且叛军暴虐无道,失去民心,日渐衰颓,很快就要发生内乱,到时再攻打他便可不战而擒。】

   
    【与此同时,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将史思明,打了几个大胜仗,进展十分顺利,因此他们二人认为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二人主张引朔方军北取范阳,覆叛军巢穴,促使叛军内部溃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