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322章 骨头有多硬(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西岭雪山:诗与远方的寻梦之地

    以“窗含西岭千秋雪”名扬四海的西岭雪山,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肯定。也是后世无数人纷纷前往探寻的宝地之一。

    雪宝顶:藏区神山的然馈赠

    雪宝顶被誉为藏区苯波教七大神山之一,不仅山势雄伟,更有无数高山湖泊和黄龙游览区等自然奇观,被称作“人间瑶池”。

    雀儿山:冰雪之上的矗立之美

    雀儿山的主峰海拔高达6168米,其四周的雪峰林立,巍峨雄伟。传“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可见它的高耸入云的壮观。

    四姑娘山:川西的冰雪四美

    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是邛崃山脉的最高峰,更是四川的第二高峰。除了美丽的四姑娘,景区内的双桥沟、长坪沟等,都是风景绝佳的地方。不论是夏季的清新,还是冬季的白雪皑皑,都让人流连忘返。

    这些着名的雪山,每一座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它们如同川西的守护神,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探索这些雪山,就像是读一本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新意!

    当然这些美景是在老百姓,吃饱穿暖喝足之后才能享受的。现在这里只是一片空白,一个屯兵地,一所入账前的哨所。

    整片大山里,零零散散的驻扎了两个军,四万余人。还有两万余民夫,来来回回的往这里运送物资!

    这里海拔无限接近三千米,军队驻地就只能安排在山沟里。防止出现高原反应!

    从地理方面来,海拔高于一千米,就可以算作是高原了。从医学角度来算,海拔三千米,就是绝对是高原,有些高原敏感的人,在这个高度就会出现高原反应。

    军队严格按照崇祯给的训练计划,入川后,休整几日,然后在朝川西走,进入川西后,又休整几日在上山。

    海拔每提升五百米就停下来休整。就这么一直走走停停,经过个把月才选好驻地,驻扎下来,开展一些简单的日常训练!

    整个军营从低到高设置,最低的海拔一千九百多米,最高的,二千九百多米。这个高度,能让战士们充分的,适应熟悉高原环境。

    有些体魄适应能力强的战士,现在已经开展了爬山训练,最高的已经登上了四千米海拔,原地驻扎几日,然后下山。如此往复不停的征服高原!

    这个计划是崇祯亲自写的,也是后世部队驻扎,常用的适应能力训练。所有平原地区的兵,要派往西账,就必须先到四川驻扎适应。然后在前往账区!

    118军的驻地分为十一个,从一千多米,到三千二百米都有营地。447团的驻地是个纵向山沟,战士们的营帐依山而建。不能搭建营帐的,就地挖山洞。一个班或者十人一个洞。

    447团团长褚时健,接到师部转发来的电令,读了一遍,才发现这是一份家书!又仔细看了看落款,司令的代码确认无误。这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绪了!

    “司令怎么还帮战士发家书?你看看,怎么个情况!”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