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买活笔趣阁 > 全部章节 1056.三派博弈

全部章节 1056.三派博弈(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nbsp; 这是郑地虎无法否认的事实,来自华夏本地的汉人,和南洋华裔还不同,在南洋这块,一向是给人以作威作福、横行霸道的印象,这种印象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易地而处,如果郑地虎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庞然大家族附近,时不时还会因为一些事,被大家族派人来痛打一顿。他对这个家族的成员,也必然是又敬又畏,只想绕着走,绝不敢轻易接受他们的任何赠予。

   
    尤其是在南洋北部,这种印象就更加根深蒂固了,因为就在一两百年之前,敏军把安南所有史书,能收集到的全部收集起来,送往金陵收藏,而在安南的所有藏本,悉数焚毁,等于是毁掉了安南的整个历史……这样一个可怕的大国横亘北面,这一次派出的传教祭司,虽然慈眉善目,说的全是好话,但与此同时,这些祭司尊奉的真神军主,满口提及的都是什么‘悉复旧观’、‘安南行省’,你听了心里是什么感觉?

   
    也正是因此,知识教在安南境内传教,几乎没有汉人祭司,而且还绕着城镇走,只在国家观念非常淡薄,和彩云道境内沾亲带故的番族村寨传教,如圆性、张道平这样,出身华夏本土的祭司,只是起到管理作用而已,小祭司几乎都是夷人土著,他们在占城这里上学考试的时候,接受的也是洋番祭司的教育,要说他们是汉派,其实有一点勉强。

   
    这也是郑地虎,包括南洋委员会的汉人高官,心中一直耿耿于怀的一点:知识教的汉人痕迹实在是太弱了,初创时还好,现在,知识教的力量膨胀得这么快,就让其中的人种成分问题,日益醒目,已经很难再无视了。

   
    汉派力量这么薄弱,原因是多面的,有一部分在于知识教一开始创立的动机,是为了给南洋开化,融合留下来的欧罗巴人,没有想过给华夏故土施加什么影响。主要的目的,还在于同化欧罗巴人,但没想到,发展起来之后,大家很快发现,知识教给夷人开化也非常的好用。
   
    可等到作用逐一凸现,汉派的劣势已成,就算有郑地虎等人一再提拔,知识教以番族为主的格局,依然难以撼动——也有原因,就是和郑地虎所说的一样,本土宗教的道士、和尚实在是不堪大用,至少愿意改行来知识教做祭司的那些神职人员,素质、传教的方式、热情都完全比不上洋番祭司。

   
    圆性、张道平也只是勉强支持局面,论才华能力,他们都无法和吕宋的张坚信相比,最多是和莫祈平、马丽雅单人打平,如果这两人完全联手,整合势力的话,那么,汉派就妥妥是教内的万年老三了。

   
    自身能力有限,被惯坏了是一,第二,圆性说得也没错,汉人祭司在南洋反而是劣势,且汉人能从事的职业很多,祭司未必就是最优选,种种因素,让汉派有点捧不起来:把彩云道、黔州道、桂州道以及部份南湖道,外加安南,这么一大片教区,分配给汉派管理,这是郑地虎提出的方案,借此机会,他也把很多本来属于张坚信和莫祈平派系的夷人祭司,划分给圆性管理,让他们换了山头。

   
    郑地虎的原意,是希望张道平能在南湖道、桂州道这些汉人比较集中的地区,锻炼出一批汉人祭司(来源是龙虎山一脉的师兄弟),同时圆性接纳他们在彩云道传教,如果圆性能拉来一些原本佛门的师兄弟,那就更好了。

   
    但两年过去,教区成果累累,细看之下几乎全是原来的夷人祭司做出来的,汉人祭司发展得显然也不尽如人意,表现是让他很失望的,郑地虎把彩云道的报告仔细看了两遍,才找到了一个汉人姓名,结果圆性看了一眼,指出这是大理段氏子弟,“……也不能说是汉人,人家现在自认是夷族了。”

   
    “你们这些和尚道士,是怎么回事!难道只骗同族,一旦离开汉人聚居地,就变成废物了?”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