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大肉大鱼 > 正文 328: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正文 328: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328: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要知道。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

    可能是华夏古代最知名的旅游自媒体作者——他从年时间,游遍大半个华夏。

    最终形成一部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代驴友”。

    为了纪念徐霞客,从2011年起,人们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5月19日,定为华夏旅游日。

    众所周知。

    旅游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

    哪怕到了现代社会,旅游依然是“奢侈品”。

    许多中产阶级家庭,都不敢轻易出门旅游。

    所以问题就来了,从来没有参加过工作的徐霞客,凭什么能够游山玩水30年?

    他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随着屏幕之上,声音娓娓道来。

    很简单。

    徐霞客本身就是富二代

    徐霞客是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人,他的家族是江阴当地的名门望族,祖上出了不少高官。

    到了徐霞客高祖徐经的时代,徐家在江阴已拥有3万多亩田地,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

    家里房产无数,还拥有一座专门的私人图书馆“万卷楼”,藏有大批从宋、元两代兵荒马乱中幸存下来的珍本古籍。

    收藏界素有“一页宋版书等于一两黄金”的说法。

    “万卷楼”相当于一个金库。

    徐经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二九零”的唐伯虎关系很好,曾经在1499年一同乘船赴京参加会试。

    在京城时,徐经带着6个书童招摇过市,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一般有钱人家的读书人,身边最多只有一两个书童,徐经一次性就带了6个书童。

    由此可见。

    徐家在当时,是有多么的鼎盛。

    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一生没有做官,靠继承的祖业过了一辈子,日子过得非常潇洒,经常外出旅游。

    在很大程度上,徐霞客耗尽毕生去游览名山大川,就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而且。

    徐霞客母亲也很支持他的旅游事业。

    “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在家庭财力的支撑下,徐霞客作为一名富二代,虽然从来没有参加过工作,但也是能四处游玩的。

    徐霞客在外出旅游时,身边还带着一个叫王二的仆人。

    现代的旅游自媒体大V恐怕都没有这样豪横吧?

    五湖四海的朋友对徐霞客进行资助。

    徐家尽管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但经过徐有勉、徐霞客两代人的“努力”后,逐渐坐吃山空。

    徐霞客早年出行,是非常潇洒的。

    可到了后半生,逐渐囊中羞涩,再也潇洒不起来了。

    好在这时候,徐霞客在五湖四海结识的朋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对他进行资助。

    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时,曾经来到广西,广西参府中军唐玉屏认识徐霞客后,佩服他颇有几分古人的浪漫色彩,送了一块马牌给他。

    马牌是什么呢?

    原来。

    明朝从开国以来,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驿站,类似于现代社会的官方招待所,为携带马牌的官员提供公务接待。

    徐霞客有了这块马牌,就能以官员的身份,去驿站蹭吃蹭喝蹭睡。

    就算不用马牌,还可以“折骑银于驿,以为舟资”,换得一笔现金。

    1637年,徐霞客在广西太平府近郊壶关的映霞庵遇到了儒生滕肯堂父子。

    滕肯堂邀请他与自己一路同行前往南宁。

    在近两个月内,徐霞客凭借滕肯堂父子的马牌,享受了抬肩舆、挑行李、无偿吃住等服务,那是相当拉风。

    此外。

    徐霞客还接受过朋友唐大士的资助。

    唐大士还专门写信给自己的朋友,请他们在沿途帮助徐霞客。

    而且。

    徐霞客旅游不需要购买门票

    现代人外出旅游,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开支是购买门票。

    放眼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寺庙庵堂等,几乎都需要购买门票。

    门票费用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许多旅游景点除了大门票之外,还设置了小门票。

    小门票的总价算起来,甚至比大门票还高。

    徐霞客应该感到幸运,因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还没有被圈起来收门票。

    寺庙庵堂也是任君自由进出,不需要收费。

    所以,徐霞客节省了一大笔门票开支,就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真是让现代人羡慕不已。

    另外。

    徐霞客到各地旅游,行遍千山万水,行程超过5万公里,主要靠徒步跋山涉水,只有少部分路程是骑马、乘船、坐轿。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交通开支。

    ……

    与此同时。

    屏幕之中,一道道画面骤然迸发而出!

    初春的一个晴日,江阴湖庄书院里,私塾先生正声情并茂地讲着论语。

    忽然地,他被一声痴笑打断。

    原来,有个学生因偷看《水经注》,一时忘情,笑出了声。

    他被先生狠狠责罚,手掌心被戒尺打得通红。

    同窗们劝他低头认错,他却口出狂言:“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

    这个自毁前程的“不肖子弟”,就是被后世尊为“游圣”的徐霞客。

    清初文学家钱谦益这样评价他:“徐霞客千古奇人,《徐霞客游记》乃千古奇书。”

    仕途经济年代,徐霞客因对山川湖海的热爱,立志“穷江河之渊源,寻山脉之经络”。

    他不立寻常志,不走寻常路,用一颗永远年轻的求知心,找到了生命的诗和远方。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