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阿根廷帝国崛起笔趣阁 > 正文 第369章 新农业部对抗巴统

正文 第369章 新农业部对抗巴统(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从1964年开始,圣赫塞就一直在物色新的农业部部长,经过多轮筛选,多次集体讨论,确认此前担任拉潘帕省农业部部长的柯林达斯·艾迪逊将成为出任内阁新农业部部长。

    艾瑞克·帕罗教授成为农业部第一副部长,其他两名副部长分别是前雷里奥斯高官维克多·雨果,前阿根廷农业信贷银行副行长兰斯洛特·卡斯帕拉。

    柯林达斯·艾迪逊曾是阿根廷农业科学院院长,还是阿根廷农业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主导了阿根廷农学类大学建设,参与了阿根廷22所农学类大学的筹建工作,是查科大平原开发计划,安第斯开发计划,巴塔哥尼亚农业开发计划,阿根廷水稻推广计划,梯级水电开发计划等多项重要计划的实施人之一,是科恩内阁少有的学者型部长。

    艾迪逊建立大学-科研院所-生产基地三位一体,推行农机合作社模式,

    副部长瑞克·帕罗教授是艾迪逊的重要助手,第二任阿根廷农业大学校长,老达洛斯是第三任,瑞克此前的职位是查科省农业部部长,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农业部部长。

    在查科省任期完成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计划,引进以色列滴灌技术解决干旱问题,布省任期推动百万公顷高产田计划,并推动建立阿根廷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体系。

    查科省农业开发集团与印度合作开发抗旱棉花品种,换取进入英国纺织市场准入资格证。

    维克多·雨果在雷里奥斯省期间任期间协调完成图库曼-圣地亚哥铁路支线建设,推动柑橘类水果出口加工区建设,协助解决土地权属纠纷237起。

    兰斯洛特·卡斯帕拉,在农业信贷银行推动建立生产周期信贷模型,试点农机具融资租赁,推出农业保险衍生品,设计阶梯式贴息贷款,构建合作社-银行-政府三方担保体系,推动阿根廷成立农业风险投资基金。

    而新部长艾迪逊博士不仅以其卓越的专业知识闻名,还因为他对阿根廷农业教育体系的巨大贡献而备受尊敬。

    艾迪逊博士卸任农业大学和其他职位后,去了改革最温和,也是圣赫塞控制度最高的拉潘帕省担任农业部部长,兼任拉潘帕农业科学院院长,布兰卡农业院院长,参与组织了20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利用农业科学院和当地大学资源,发展如转基因大豆,杂交水稻,耐寒蔬菜,耐旱玉米,克隆羊,新大白猪项目,拉潘帕省地跨阿根廷南北,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农业部科研基地之一。

    布兰卡农业大学目前的发展水平不次于阿根廷农业大学,圣罗莎农学院,奥托农学院,也已经具备了更名大学的实力。

    作为后继者,艾迪逊博士必须在钢刃上改革,将阿根廷农业将从传统粗放模式转向科技驱动型现代农业体系,责任重大。

    达洛斯领导的农业部,是流血的土地改革,是震惊世界的粮食产量四连涨,是阿根廷化肥工业的彻底崛起,是农业外汇暴涨的时代,也是美利坚持续打压阿根廷农业的时代,农业部还是死亡比例最高的内阁部门,农业部和它的分支机构有上千人死于冲突和刺杀。

    达洛斯曾被称为“死神部长“,他的部长办公室悬挂镰刀与冲锋枪交叉的徽章,目前仍然保留了下来,甚至成为农业部的新标志。

    达洛斯的作风与必隆时代,军事混乱时代,弗朗迪西时代完全不同,从温和老部长变身地狱恶魔的行径,甚至让人怀疑是否被路西法附身。

    很多被镇压者形容达洛斯时代是血色的,那时候的达洛斯将阿根廷的天空染成一片血色。

    激进改革时期,被地主和他们的私兵杀害的农业技术员高达217人,土地改革工作人员694人,还有建设兵团士兵和防务军军队士兵692人因为镇压暴动阵亡和受伤。

    农业科学院的首批12名农科院专家赴任地方,6人遭投毒,好在摄入量轻微抢救及时,后续都没有出现身体问题。

    拒绝土地重分配的庄园主,他们的土地由防务军的坦克犁地后强制分配给当地农业合作社播种,当时的很多建设兵团配备了1个机枪班,用于镇压反抗暴动的地主残余势力。

    被发配巴塔哥尼亚牧羊的地主数量超过200人,达洛斯曾建立五重清算制度,第四级就是发配巴塔哥尼亚牧羊,第五级是组织反抗,如果死人的话,最高审判是公开绞刑,没死人的罪罚投入监狱,3年起步。

    达洛斯还曾征用地主犯罪者作为高危作业劳动力,如国产化肥厂的生产运营工作,1961年12月,阿根廷首座国产合成氨化肥厂,布宜诺斯艾利斯化肥厂因为设备故障,氨气泄漏事故死亡114人,其中一半是地主和他们的刽子手,这也是阿根廷农业史上最惨重的日子之一,达洛斯在1个月时间获得了超过500次死亡威胁,比过去1年还多10倍。

    1962年2月份的全国农业会议上,他发表的讲话总结是“每吨尿素背后有1.5条人命,但阿根廷的饿死率下降了300%”,震惊全阿根廷,化肥厂事件让此后的阿根廷土地改革基本进入稳定平缓阶段,没有采取太激进的措施,缓解了矛盾。

    1963年6月,阿根廷南部发生特大级雪灾,达洛斯跑到全国军事委员会,请求圣赫塞命令军队用装甲运兵车强运种子,因此项行动,冻死士兵27人,冻伤600多人,但因此保住了南方280万吨小麦和玉米的收成。

    农业报纸声称,这是阿根廷版“冬天不会到来“战役,圣赫塞本人不得不亲自发布道歉声明,表示对南方天气预估不足,后续防务军南方军区士兵开启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御寒保暖设施建设,开发设计各种极地级别的防寒作战服,并在安第斯山地进行部队训练,占领火地岛行动因此受益。

    “土地只认鲜血与粮食,不认眼泪“,这是达洛斯在1963年年度总结会议上说的话,尽管是大实话,达洛斯却也因为多年的负面新闻,加上年龄问题,不得不宣布提交辞呈,不会继续谋求内阁任职,让很多他的敌对者和迫害对象,都暗地里叫好。

    “阿根廷农业部的每一粒麦子都沾着脑浆”,成为流亡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地主联盟宣言,他们大肆批评达洛斯并与曾经的敌人必隆联合起来,而达洛斯的支持者说,“他让阿根廷人第一次吃饱饭,代价不过是几具尸体罢了”。

    1964年的达洛斯开始了大规模的缓和工作,内阁颁布特赦令,很多因为土地犯罪轻微或者无犯罪记录的地主提前出狱,大量人员获得减刑,死亡名单补偿工作也开始大规模进行,不少死亡人员后代获得大量补助,移居外国的也进行了补偿。

    他的对手们形象的称呼农业部比国防部还残暴,建设兵团曾接受农业部和全国军事委员会的双重领导,确保在执行农业项目时拥有足够的安全保障。

    阿根廷军事电视台和农业部广播台都是一起播送的,一段时间内军农合一的阿根廷在达洛斯时代大量出现。

    好在军队专业化建设阶段后,建设兵团退出军队机制,与地方行政机构合并,武器装备也大量转入地方警察部队。

    1965年《阿根廷国防现代化纲要》要求陆军全面转向机械化作战,建设兵团的半军半农模式已经成为负担。

    艾迪逊联合内政部推动《阿根廷建设兵团转型法案》,正式撤销建设兵团武装编制,士兵转业为农业工人或转入地方警察部队,基本完成历史使命。

    国防部联合农业部出台建设兵团改制法案,允许军官和士兵成立新村庄和农场,优先承包国有农场。

    财政部设立兵团转型基金,提供低息贷款和技术培训,全国成立1200个兵团转型合作社。

    原兵团耕地80%移交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20%划为国有示范农场,如第1机械化农垦师转型为圣赫塞市农业开发总公司,全阿根廷30多个建设兵团,50万兵团成员。

    改组形成30个新的农业开发公司,主导高附加值产品,国有示范农场,由转型后的农业开发公司经营,用于技术推广。

    安第斯工程兵团转属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