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过年(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提供的《重生种田日常》13、过年

    腊月二十三,小年,一大早雪停,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苏世伟带着苏景林苏景枫把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的养老银子和年礼送到大伯苏世昌家。

    苏世昌家盖了五间青砖瓦房,左右各三间厢房,苏世昌是个童生,在老家时是族学里的开蒙夫子。

    苏世昌和苏吴氏生有四个孩子,老大苏玲是个姑娘19岁,已出嫁,老二苏景榆17岁,童生,未婚,老三苏景柏15岁,老四苏怡11岁。

    苏世伟带着苏景林苏景枫进了堂屋,只里只有苏爷子在吸旱烟,苏老太太在做针线。

    苏世伟行了礼,微笑说:“爹,娘,我给你送年礼来了,大哥和大嫂侄儿侄女怎么都不在?”

    苏景林苏景枫也行了礼:“祖父,祖母。”

    苏老爷子面无表情敲了敲烟杆子:“来了。”

    苏老太太只抬了抬眼皮。

    “爹,这是养老钱”,苏世伟把钱递给苏老爷子。

    苏世伟习惯了他们的态度,将手里的包裹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摆在坑上,有一瓶酒,两封点心,三斤新鲜猪肉和三斤腊肉,五斤白米。

    又把苏景林手里提的包裹打开:“爹娘,这是孩子娘做的衣服,你们俩一人一套。”

    苏老爷子苏老太太还是面无表情。

    “二哥有叶子,能送这么好的年货,弟弟我穷啊,只能送寒酸的了,爹娘你不要怪罪,我家没有叶子那么好的孩子,都能打猎养家”,苏老三苏世良从外面走进来说道。

    苏世伟说:“三弟说笑,三弟要是穷也盖不了三大间的青砖瓦房,明年我家盖房银子少了些,到时还望三弟周转几分。”

    苏世良说:“二哥,我家建了房家底全用光,二哥找大哥周转才是,大哥做了先生,咱家最有出息最富裕的是大哥家。

    分家时八成的家产都是大哥拿的,咱们可都是嫡亲的兄弟,我们有了困难,我相信大哥应会不吝相助的。”

    苏老太太把手里的东西扔到苏世良身上,尖叫道:“滚。”

    苏老爷子叹气。

    苏世伟苏世良转身带着苏景林苏景枫走了。

    苏世良语气带有厌恶:“二哥,我听到消息说景榆出了年打算到山南府城求学,钱不够,打算让老太太出面和我们要钱,一家十两,今天我们来大哥一家都躲出去。”

    苏世伟沉默了一会坚定说:“我是不会出这笔银子的。”

    苏世良:“我也不会出。”

    兄弟俩沉默地回去。

    苏世伟心情不是很好,回来埋头去摆弄木头。

    苏景林拿出弓箭练习。

    苏叶走了过来说:“箭有杀气。”

    苏景林自嘲笑:“养气工夫不够,有些人的胃口总是填不满”,他很不理解祖父祖母的心态。

    世上从来就不缺偏心父母,苏叶说:“那就不填。”

    苏景林放下弓箭,看向远方笑了笑。

    下午,苏世伟带着苏景林给族长和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送了年礼,第二天又下雪,苏世伟望着白茫茫的地平线面露忧愁,不知往年是不是也下那么多雪……

    很快,到了大年三十早上,雪停,苏叶和苏景林加上叶国健和三个表哥把院子里的雪都铲到了外面,两家的春联是苏景林写的,扫完了雪,贴了春联。

    两家人的门口两边挂上了苏世伟做的红彤彤的灯笼,顿时有了过年的气氛。

    下午,叶梅和苏卉做了六个菜,炸丸子、炖了整个的腊猪腿、蒜苗炒蘑菇腊肉,蒸腊鸡,排骨炖萝卜,凉拌猪耳意为六六大顺。

    江南大年三十没有包饺子的习俗,苏叶还是包了一些煮上了,也不等到子夜再煮着吃。

    今年的年夜饭大家吃得很尽兴,苏世伟感慨说:“今年年夜饭是我们家有史以来最丰盛的,在老家都没这么好,刚逃难出来时,我都以为我们家没有人会活下来。

    现在我真的很高兴,特别特别的高兴!我们一家都好好的,一个都没少,而且日子越来越好,希望明年我们全家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说到后面苏世伟哽咽了,脑海里全是逃难以来一路上的艰辛。

    叶梅眼里含泪道:“我们家这不是好好的嘛,都过去了。”

    苏景林含泪微笑道:“对,我们家会越来越好,都会健健康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苏卉抹着泪。

    苏世伟收拾好情绪:“好了,今天我们要高高兴兴地迎着新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上午,苏世伟带着苏景林苏景枫苏果出门拜年,叶梅把买回的糖果瓜子摆在堂屋的炕上,用来接待上门拜年的人。

    苏世伟一行人先给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拜年,苏老太太全程拉着脸,他们也不在意,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