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这太子,不做也罢!全文免费阅读 > 正文 卷五 第550章 一人死,天下惊!

正文 卷五 第550章 一人死,天下惊!(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可以任何时候将纸币兑换成金银铜钱。

    同时,银号开房存取、借贷功能。

    每个人都能通过个人信用及其资产抵押,从银号拆借资金。”

    “这不是放印子钱吗?”长孙冲闻言就是一愣。

    在大唐,那是只有黑了心的家伙才会干这种缺德勾当的。

    “不,完全不一样。”李承乾摆了摆手,道,“大明银号可不是那些放印子钱可比的?放印子钱的是为了牟利,而大明银号的拆借是为了帮助商贾和百姓度过一时的难关。

    所收取的利息虽未商定,但年利怎么也不会超过本金的一成。

    相反,若是商贾和百姓将钱存入大明银号,大明银号也会按照每年给其结算利息。”

    一年一成利?

    众人一听,倒也点了点头,这个一成利真不多,尤其是在这个以日计算利息的时代,这个利息真的很良心了!

    这一日,李承乾和大明的这些官员足足商议了一整天。

    而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大明开始进入了真正的飞速发展!

    ……

    ……

    ……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

    一晃就是贞观十一年了。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大明王廷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自从当初那次小朝会之后,大明王廷确定了自己的发展基调。

    以工业、农业、商业、教育业和畜牧业等为主大力发展己身。

    同时经略西域和吐蕃。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大明王廷的商队几乎遍布西域诸国,不敢说百分百能掌控西域诸国的市场,但是掌握一半的西域商业秩序,还是勉强能做到的。

    同时,大明王廷暗中还扶持了龟兹、高昌等国。

    这也使得,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这些得到大明王廷特别扶持的国家日益强盛,并且渐渐有了吞并周遭各国的狼子野心。

    只是因为大明在侧,他们一直不敢贸然行动。

    至于被大明侵占的市场份额,呵呵,他们还真没在意。

    而大明的商铺,也在过去的三年真正的做到了遍布天下,据不完全统计,如今由大明户部所直接或间接掌控隶属于大明朝廷的商铺,已经有数千家之多。

    其足迹遍布大唐和西域,最远的,据说都已经开到了大食国!

    而大明众多商铺推行的代金券,在经过了市场上一年的探索和摸索之后,大明银号也终于正式推出了蓄谋已久的纸币。

    虽然如今才推行了半年,认可度和接受程度还不算高,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终究只是时间问题。

    没办法,与其说大明是用信誉和积攒的黄金白银来为其背书,还不如说是大明在用数以千计的店铺为其背书。

    因为在大明推行了纸币以后,大明系的所有商铺拒绝金银铜钱结算,而唯一接收金银铜钱的只有大明银号。

    除此之外,工部在过去的三年也是在大量的修建基础工程,没办法,那个后世而来的家伙,真就继承了他那个年代

    基建狂魔的特征。

    不过纵使如此,大明境内的驰道也就修了七成不到。

    当然,德阳到长安的驰道修得更慢……

    再说教育和医疗。

    大明学堂和大明医院在过去几年,已经遍布了整个大明!

    尤其是大明医院,这几年的大明医院真可谓是声名远播,不少周边各国的达官贵人都会来大明就医。

    这也使得大明又多了一张名片。

    当然,大明的教育就要稍微差一些了,不过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就能看到成效。

    至于吐蕃,吐蕃这几年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自从李承乾采纳了长孙冲的意见,提早加大了对苏毗的扶持,吐蕃的日子就难熬了。

    按照一个月前的消息来看,这两个国家在过去长达三年的互相攻伐之中,都是元气大伤。

    总的来说,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大明得到了平稳的发展时间。

    虽然长安那边屡屡出招,但大明这边也都有惊无险的应对了下来。

    而大唐,其实这三年也没闲着。

    自从戴冑在贞观八年病逝以后,主政大唐户部的温彦博,就和房玄龄两人沆瀣一气了。

    这俩家伙,处处针对大明的货物,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是对大明的商业起到了一定打击的。

    当然,这两个家伙也不单单只是做了这个,这几年,在他们两人和段纶等人的配合下,的确是大力的发展了大唐的工业,不敢说超越了大明,但的确是做出了不少成绩。

    而房玄龄这些家伙也的确是一群善于学习的人,当他们发现了大明银号的好处之后,当即就在大唐复刻了一个大唐银号。

    要不怎么说这些人脸皮厚呢,一边模仿着别人的方式,还一边派人去日月山取经。书楼吧

    而他们在琢磨着如何强大大唐的时候,李二却是开始了另辟蹊径。

    是的,这个家伙终究还是目光盯在了东南亚上面。

    可这几年派了不少人去那边打听情况,虽然每一个消息几乎都能让他激动不已,但每一个消息传回来的时候,都会附带着瘴气二字。

    这就让他很无奈。

    无法破除瘴气,他纵使知道那边有金山银山,他也无法施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贞观十一年,七月。

    一个噩耗从大安宫传了出来。

    太上皇——李渊,驾崩了!

    这一下子,不管是房玄龄、还是魏征等人,都慌了!

    他们知道,动乱将至!

    当然,他们不知道,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李渊在贞观九年就该死了。

    但某个自认为还没做好准备的家伙,愣是在过去的几年,时常安排大明医院的大夫,悄悄来为李渊把脉开药,这才将其拖到了今天……

    可人上了年纪,阎王爷也点了卯,该死还是得死,神仙都救不了……

    然而,随着李渊的死,这天下终究是要不太平了……

    说句难听的,这几年的天下太平,还真就多亏了那个蜗居在大安宫的老家伙还勉强的硬挺着。

    而李渊的死,也如风一般,传遍了整个天下。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搬好了板凳,准备坐看这场绝对会引起天下动荡的巨大风波。

    也有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西北,他们也想看看,西北的那些家伙,到底会做何打算。

    说到底,他们也好奇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