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修真小说 > 大秦:我是唯一仙无错版 > 正文 第35章 这件披风的主人无疑便是蒙恬。

正文 第35章 这件披风的主人无疑便是蒙恬。(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他也曾坚信妖邪就是土龙,认为乡民愚昧无知,竟将一只猪婆龙当作灵蛟,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但在亲眼目睹这只所谓的妖邪之后,他

    马蹄疾响,一位驻守在三层平台的侦察兵骤然策马疾驰,发出一阵激昂的呼喊:“传令:前锋部队出击!”

    那前锋部队正是先前集结在琅琊台顶部的五百铁骑,他们早已抵达目的地,但为了不惊扰妖邪,选择在台侧静待号令。尽管与中军相距仅百丈之遥,但他们凭借敏锐的听觉,能通过鼓声辨别出中军传达的每一道指令。

    侦察兵刚发出号令,琅琊台西侧紧接着爆发出一声洪亮的指挥:“全员下马,列阵备战!”

    “盾牌手前置,长兵器随后!”

    “弩箭上膛!”

    一连串急促的命令犹如闪电般传递,紧跟着铠甲摩擦、剑戈撞击盾牌、弩箭与弩机碰撞的嘈杂声响交织在一起。尽管他们是骑士,但在那个时代,骑士在构筑军阵时还需步战。

    仅仅十息间,混乱的声音戛然而止,同一嗓音再次厉声下令:“全体,瞄准风向!”

    “瞄准风向,瞄准风向!”整齐划一的呼应声伴随着兵器击打盾牌的回荡,接着是一声沉闷的轰鸣,显示五百前锋部队已开始推进。

    战鼓如雷,琅琊台上传来了歌声:“何愁无战衣?同袍共生死。王师出征,砺我戈矛。与你共赴敌忾!”

    “何愁无战衣?同袍共患难。王师出征,砺我矛戟。与你并肩奋战!”

    “何愁无战衣?同袍共进退。王师出征,砺我甲胄。与你同行破敌!”

    胡亥此刻内心波澜起伏!

    尽管山壁阻挡了他的视线,无法目睹前锋部队的具体情况,但仅仅是聆听自台顶传来的激昂声音,足以让他体验到一股傲视天下的磅礴气势!

    “果然不负天下最强之师的美誉!”他由衷赞叹。

    再次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眺望,胡亥兴奋地提议:“骑都尉,我们能否直接从台侧攀登上去?”

    琅琊台第二层至第三层间的高度差距不大,加之台体斜坡平缓,即便战车无法通行,只要弃车徒步攀爬,登上台顶并非难事。就像当日少端等人从山脚直达台顶,所耗时间并不多,毕竟琅琊台总高度不足百丈。

    “不可,副将军,目前妖邪实力未明,我们暂不下台。而且,我们要防止妖邪从此处逃脱。”李超坚决地摇了摇头。

    “不如这样,我等先行前移百丈,至台体崩塌之处为止。”

    “如此一来,我们既能观察前锋部队试探妖邪的过程,又能严守谷底,防止妖邪从此逃脱。”

    “如此甚好,速速行动!”胡亥欣喜若狂。

    一声令下,大军继续沿山路向前推进,短短片刻便行进了百丈。

    战车再度停稳,此时胡亥与李超所在的首排战车已抵达山谷所在之地。

    这片山谷是由山体滑坡及数百年水流侵蚀形成,虽称其为山谷,实际上只是台体上的一道裂缝罢了。裂缝并不深,最深处不过十余丈,表面还留有流水与冰凌切割的痕迹,但宽度十分惊人,足有数十丈之广。

    原本被裂缝破坏的山路,如今已被几块巨石填补修复,这便是侦察兵和前锋部队的手笔。

    由于台顶主要由夯土构成,因此裂缝内的植被并不繁茂,透过零星孤立的树木,胡亥与李超此刻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北侧百余丈外,即琅琊台中心地带,那里已形成一个巨大的水潭。

    由于视角限制,水潭的实际深度不得而知,但从眼前景象来看,之前所见的白蛟此刻已完全离开水潭,化为一条蓄势待发的蟠龙姿态。

    蟠龙之姿不同于蛇盘,蛇盘呈圆形环绕,而蟠龙则是将身躯直立弯曲,形成“几”字形状。从这个角度看,这条被称作妖邪的白蛟确实威武非凡,非同凡响。

    此刻与白蛟对峙的,正是五百前锋部队。他们已逼近白蛟不足三十丈的距离,一名满脸虬髯的军官正在阵前策马疾驰,显然他就是这五百前锋部队的主将,即五百主。

    “举盾,挺戈!”雄浑的嗓音响彻,前两排秦军迅速蹲下,盾牌稳稳砸在地上,第三第四排的秦军则微屈身体,将手中长戈架在盾牌顶部,戈尾深深插入地面。

    一个看似刺猬般的严密军阵顷刻间形成,五百主再次发出命令:

    “弩手,调整至三十丈,齐射,三次!”

    “弩手,调整至三十丈,齐射,三次!”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重复命令,随之而来的是“轰”的一声弩弦震动之音,仿佛无数归巢的飞鸟,只见百多个黑点陡然升空,“咻”地锐利尖啸着向水潭方向疾坠而去!

    胡亥看得如痴如醉!

    秦军骁勇善战,然而悍勇并非秦军统一六国的唯一利器,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秦军的弩箭!

    得益于标准化的制造流程,以及严格实行的物勒工名制度——即工匠必须在自己制作的武器上留下名字以供追责,使得秦军的弩机技术极其先进。两台不同的弩之间,零部件可以通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配合秦军创新采用的类似后世流水线作业方式,使得大秦工匠所生产的军械产量极高,一名普通秦军士兵就能携带五十支弩箭!

    与此相比,楚国有位被誉为神射手的养由基,又称养鹞基,“百发百中”的成语便源于他。楚王为了使养由基在战场上发挥最大作用,竭尽全国之力寻找箭杆笔直、毫无瑕疵的羽箭供其装备,意欲使其能在战场上远程狙杀敌方将领。

    结果,翻遍整个楚国,只找到了三支完美无瑕的羽箭!

    那位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养由基身上仅有三支完美的箭矢,而一名普通的秦军士兵,却能携带五十支相同的弩箭!

    正因为弩箭的强大威力,秦军战阵往往会选择最大的正面宽度。比如此次,五百主豪气地摆出了一个五十人为一横排的大阵!

    此次五百前锋部队的兵力配置为盾牌兵一百名,长兵器手一百名,臂张弩兵一百名,蹶张弩兵二百名。

    其中臂张弩为单人操作,随着百将一声令下,百枚寒光闪烁的弩箭犹如群星陨落,向着水潭旁的白蛟疾射而去!

    还未等这批弩箭落地,弩手们已经开始迅速上弦,重新装载弩箭的“咔咔”声响成一片。

    而五百主再次厉声喝令:“蹶张弩,齐射,同样是三次!”

    “咻”地一声尖锐啸鸣,蹶张弩兵早已严阵以待,无数远比臂张弩粗大的黑影刹那间腾空而起,径直冲向白蛟!

    “砰砰”的撞击声如暴雨倾盆,胡亥此刻已看得目瞪口呆。

    “今日我才明白,我大秦的弩阵……”

    “举世无双!”

    …………

    与此同时,在秦军与蛟龙即将交锋之际,琅琊行宫之内。

    身着朴素麻衣的始皇帝正端坐于仙宫的香案之前。

    “胡亥虽胸怀大志,却才疏学浅,且易迁怒他人。”

    “扶苏虽素有贤名,却暗藏野心,且身为芈氏之后,朝廷中多半为其旧敌。”

    “余下诸子均庸碌无为,不足挂齿。”

    “如此看来,秦二世该选何人继位呢?”

    仙宫即寝宫,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