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19章:游说宣平侯(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他在心中默默的想着,只听圣上不容置喙的说道:“此事不要再多言,明日你便同常福一起回侯府,让她进宫替皇后守灵,朕算你侯府有功!”

    有功之人,若犯下错误,便可从轻发落。

    圣上赐陈琬琰可免死的丹青铁券,是否可以理解为一个免字?

    从轻发落,免罚。

    宣平候不禁有些气恼,分明是他丢了颜面,为何丹青铁券赐给了陈琬琰,圣上太偏心了。

    陈琬琰见他莫名其妙的怒瞪着自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又哪句话说的不对了。

    难道她猜测错了?

    并不是圣上在查十八年前之事?

    宣平侯的脸色变了几变,也想清楚其中缘故,赐她丹青铁券,想必是为了安抚蜀国与她父亲。

    毕竟圣上此事做的极为不厚道,人家也就长在了赵国,若是生在蜀国大小也是个郡主。

    他又不禁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传言,那时他也才十六七岁,正是纨绔好耍的年纪,整日里和江家小子一起插科打诨。

    当时陈明玄出生,百日宴办的极其盛大,先皇亲自赐名,周岁时还亲自观了他的抓周礼,还接入宫中养了几年,可见当时陈家荣宠极盛。

    但他却道听途说,陈明玄并非陈青岩长子。

    陈青岩长子早就秘密送回了蜀国。

    若是没有陈家与沈家的扶持,圣上未必能登顶大位。这也是为什么圣上忌惮陈青岩,将他家眷都留在京都,沈后执着与陈家结亲,未必不是圣上的意思。

    要保沈后血脉!

    沈后所出三位皇子,只有太子顺利与陈家定了亲,也只有他还活着。

    他想至此处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他家拆了太子的姻缘,太子在朝堂步履维艰,如今更是成了众矢之的,岂不是惹恼了皇帝。

    陈琬琰观察他脸色变化,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见他出了一额头的汗,肃容说道:“父亲不要一味的明哲保身,若是二殿下的人过几日转变了口风,父亲不妨也跟风替他辩驳两句。”

    陈琬琰口中的他,宣平侯自然知道是赵瑾瑜。若他如此,就是摆明了要与三皇子对立,这不符合他和稀泥的性子。

    他冷着脸问道:“你在搞什么鬼?”

    陈琬琰昂首挺胸,面色凝重的说道:“父亲现在是二殿下的人,理应与二殿下同心,也借此向圣上投诚,若圣上召见父亲,父亲不若据实以告。”

    说出知道的全部,三皇子虽恼恨他,却不会再想着拿血封咽嫁祸他。他自顾不暇之际,对宣平侯的攻击也会缓下来。

    这才是最好的防守。

    “你是要父亲先下手?”李珩抓住重点问道。

    陈琬琰点点头,“不错,躲避不能解决问题。就像行军打仗,你见过靠割让领土保和平的吗?”

    退一次,就要退许多次,不拿起武器反攻只有被吞并。

    “可这样就要把侯府立于危难之中了,我……”宣平侯仍在犹疑不决。

    “父亲,有我在您还不能安心吗?”陈琬琰指了指自己。

    她有丹青铁券,就是有了保命技能。

    宣平侯怔愣一瞬,陈家日渐衰弱,但不可否认,仍旧是个很强大的护身符。

    圣上赐婚也有此意吗?

    为了揭开十八年前的事,舍了太子,保他?

    难道圣上早就知晓他心中的秘密了?

    他被自己的猜测吓得差点蹲坐在地上,此时他才真正明白帝心难测这四个字的含义。

    宣平侯抹了抹额头的汗珠,道:“此事事关侯府兴衰,容我再想想。”

    天知道他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公子撑起一个侯府有多难,这事不能有丝毫差池。他好不容易养出一个优秀的儿子,李家百年基业还要靠他弘扬,不能大意毁了他的仕途。

    陈琬琰也没指望他一下就同意,只道:“大理寺很快就会调查王杨之事,父亲也要早做决断。”

    宣平侯自然知晓其中的利害,主动上表与被动认怂自然处罚不同。她今日既是问起了王杨,定是在大理寺听到了与其有关的线索。

    李珩见宣平侯脸色煞白,安抚道:“今日我同琰儿去大理寺见了暖桃,她状告王林谋害她父亲王杨与她母亲冯氏,刘大人接了她的案子,立时便提审了王林。”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