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无错版 > 正文 第二章 济熺、马皇后、红楼梦

正文 第二章 济熺、马皇后、红楼梦(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sp;   朱允熥此时心中默想“小爷来自信息爆炸时代,这种东西还能说出十套八套,不说到你怀疑儒家,我真是愧对列位自媒体大佬。”

    一直以儒雅,好学自居的朱标只能含糊其辞的糊弄过去,并暗暗记下,决定明天召见翰林学士询问。

    马皇后之前虽在一旁沉默不语,但在不停地打量着这个前几天还是默默无闻的孙儿。“那么允熥,你既然前面说了一大堆,对此有何见解。”

    朱允熥突然诚惶诚恐的回答:“孙臣不敢,孙臣怕有辱先贤。”

    朱标不以为意的说:“稚童之言,吾等岂会计较,但说无妨。”

    朱允熥一本正经的答道。

    其一,论语并非孔圣所着,而是孔圣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着。孔圣经历横跨数十载,所有记载是否可全信?

    其二,论语注解版本十分繁杂,那么到底哪一种才是孔圣本身意思,其实谁也无法确定。

    其三,孔圣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可见孔圣也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因此,孔圣并非天生圣人,也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成为圣人。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见解,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孔圣可能对以前的观点有所改变。孔圣又强调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

    结合论语成书的背景,俺认为俺们不仅要学圣人言,更要对其有所思,对其矛盾处要勇于提出,仔细探究。对于各种注解要充分比照考证,方能更好地体会圣人之言。

    听到这里,朱标不由地发问:“允熥,你读了多久,能想出这么一堆歪理来。圣人之言就是圣人之言,刚刚那些话切莫让外人听去。”

    马皇后埋怨道:“老大,说了童言无忌。俺觉得允熥这孩子说得很好,也有几分道理。”

    朱允熥也忙回道:“爹爹,俺说俺是过目不忘您信不信,俺就觉得那论语不难,俺自己读着都有想法。俺就读了半天论语,读过的俺记的大差不差。不信,不信您考俺。”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此何解?朱标问道。

    孔圣的意思是每个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君是君,臣是臣,要本分,做好自己所要做的工作。

    “嘿嘿,真是天赐良机,活该这帮官员倒霉了。谢谢来自亲爹的助攻。”朱允熥一边心里暗喜,一边一本正经地继续回答。

    放到朝堂里,每个衙门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越过本职工作管一些不该管的事情。俺听闻两宋的官员动不动就要规劝帝王,为自己博一个名声,这就是典型的违背圣人教训。

    朱标未做任何评价,继续问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何解?”

    “爹爹,这句话论语里没讲。”

    “何解?”朱标追问。

    “看来俺爹也被那群当官的烦得不行,俺来助你。这爹,绝对是亲的。”朱允熥内心大喜。

    俺认为这句话少了两个字“礼不以庶人为下,刑不以大夫为上。”这样读起来才通顺。不能因为是庶人,就不以礼对待,不能因为是大夫,就不实行刑罚。

    “一派胡言。”朱标佯装愤怒。

    朱允熥此时气定神闲的回答:“俺读论语,孔圣强调以礼治天下,那么爹爹所言如果按字面理解反而和孔圣观点冲突,因此儿子才认为爹爹的话少了两个字。这样才能符合孔圣的观念。”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何解?”朱标满怀期待的问道,刚刚的解释似乎对朱标有了很大的帮助。

    这句话断句不同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解释。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不教而杀谓之虐。”

    同样是孔子所言,很明显孔子是重视百姓教化的。俺认为应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若此处改为“民可使导之,不可使知之。”就不会产生先前的争论。

    俺在琢磨论语记录时是否有错字可能?

    “哪来的黄口小儿,竟在此大言不惭。”这时一道威严无比的声音从门口传入。

    一个自带bGm的男人随即走入坤宁宫,脸上还带着一股笑容。“俺倒要看看是哪个小儿,哈哈哈。”

    看到这个男人,朱允熥不由心里一颤“这就是洪武大帝!真是霸气侧漏的男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