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无错版 > 正文 第三十四章 逼王厉飞雨

正文 第三十四章 逼王厉飞雨(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nbsp;  这次会试老朱和朱标关注的,除了那个第一的“厉飞雨”,接下来就是这12个中进士的武勋子弟了。

    父辈们的名字短时间内也会被皇帝反复念起,至于赏赐反而无关痛痒。

    当日

    应天日报的头版宣布:将展示此次会试的优秀文章,计划分两期特刊,转载此次会试前二十名的文章。

    但是所有的关注点显然被厉飞雨吸引了。

    在今日二版,厉飞雨的最新宣言。

    部分内容概况如下:

    这个会试过于简单,自己只花了总计五日时间就完成了考试。

    八股文只要有手就行,已经整理《厉飞雨八股心得》,并呈送曹国公,并建言国子监可以将此书作为八股教材。

    厉飞雨表示无敌过于寂寞,会试水平太低,殿试不去参加也罢。明日将在应天日报发表两篇自己写的策论。

    自己近几日读书有感于汉唐时期的读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决定效仿,不日将启程。“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在最后更是把理学批判的一无是处,并且写下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哈哈,这厉飞雨真是厉害,说中会元就中会元。”

    “这厉飞雨这真是离经叛道,竟然把朱夫子的理学批的一无是处。”

    “我怎么觉得这知行合一很有道理。”

    “我就是想看看厉飞雨写了什么文章,觉得现在八股太简单有手就行。”

    “要是以后国子监真有厉飞雨的八股心得…”

    “那也等他文章刊印以后再说。”

    ……

    此时在讨论的一般都是些“离经叛道”的读书人。

    这些人本想着自己以后仕途无望,但是此刻却是看到了希望。一个最“离经叛道”的厉飞雨竟然在会试中击败了一群自视甚高的理学生。

    黄子澄这些人看到厉飞雨文章的时候,顿时感觉比吃了屎还难受。实在是他们自认为饱读圣贤书,结果竟输给一个把朱圣人喷的体无完肤的大胆狂徒。

    那几个武勋进士则是把厉飞雨当作了偶像,他们眼里曹国公的亲戚就是自己人,支持就行了。

    更多的吃瓜群众,则是期待厉飞雨明天会写出什么策论。

    二月三十

    应天城的各处报亭前早早的排起来长龙,主要也是一群武勋人家的下人被命令过来买报纸。

    知道厉飞雨真实身份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而已。大部分武勋人家还是不知道的。

    但是他们都觉得应该支持曹国公的亲戚,武勋在这件事上同气连枝。

    作为武勋人家,肯定不知道什么是排队,他们又不知道“排队”二字怎么写。

    当那群下人趾高气昂的走了以后,大家也开始正常的排队买报,横竖就当今天报亭晚开了一刻钟吧。

    厉飞雨的第一个话题是湖广开发。

    大多数人看到,是理解不了这种战略性话题的。

    只是一些有点见识的人突然眼前发光。

    小朱先是引经据典,介绍湖广的水文地势,断言湖广将成为大明的粮仓,将来会是“湖广熟天下足”,建议朝廷需要加大对湖广的开发。

    更是断言后续西南还有长期的动乱,开发湖广作为粮食供给基地。

    开发武昌大明中西部的物资中转基地更是意义重大,分析了武昌水路交通上的巨大优势。

    对湖广当地的土司问题提出使用改土归流的政策。

    厉飞雨的第二个话题是盐政改革。

    瞬间引爆了整个人群。

    特别是盐商子弟直言厉飞雨乃是危言耸听。

    小朱大量搬运了雍正盐政改革措施,特别是觉罗氏在福建的盐政改革,并用后世经济学知识系统的解释了超发盐引的危害。

    小朱吸取了某位明朝“圣君”的败家教训,直言切不可将纳粮中盐法改成纳银中盐法。并结合后世教训,以及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详细的解答了这一改变的巨大隐患。特别是指出了若是纳粮中盐法、常股和积存、余盐制三法并存,大明经济恐将崩盘。

    建议可以鼓励商人在边塞附近屯田,减少粮食运输成本。

    最后从市场供需角度入手,分析了线行盐引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这两篇文章发表之前小朱和老朱、朱标仔细商讨过,朱标也根据明朝实际对小朱的想法做了一些删改。

    对于盐引变化的危害确实是震惊了老朱,小朱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影响,老朱直接把这条写进了祖训录。

    最后老朱询问小朱怎么解决供需矛盾,小朱表示国子监以后会有越来越多这方面的人才。

    这两篇文章的原稿肯定是被老朱烧给了祖宗。

    当日有几个官员上疏言厉飞雨妄言朝政,请夺厉飞雨功名。

    洪武皇帝表示厉飞雨乃是今科会元,不算妄言。

    这几个官员在接下来几个月,因为各种原因被砍头抄家,甚至是满门抄斩,那只是因为他们贪污而已。

    洪武皇帝时不时杀几个贪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还是有些官员在拜读了这篇文章后惊为天人,上疏皇帝应该考虑此事,并言厉飞雨此等人才若放任其去游学实在是大明的损失,更有甚者言此人有宰辅之才。

    洪武皇帝只是表示他已经让曹国公去劝说厉飞雨回心转意。

    当然未来这几人都晋升挺快的,毕竟皇帝都喜欢仗义执言的臣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