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无错版 >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黄土高原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黄土高原(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当蓝玉正在新疆高歌猛进之时,小朱也开始了他的河套行。

    由于李文忠是此次西征的实际指挥,所以李文忠后续去哈密亲自坐镇,后又移至乌鲁木齐;李景隆则是留守西安负责一切军需调度。

    小朱这边由郭英陪同,从西安北上,先是路过了革命圣地延安府,小朱花了三天走访了延安各地。

    此次小朱还从应天带来了大量的农学专家、环境学专家,在小朱的影响下,特别是几年前的凤阳风水事件,生态学已经被点了出来,虽然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但是已经有了一些大概的理论框架。

    虽说还没有到达人口大爆炸的时代,但是从秦代开始的刀耕火种促进,现在的黄土高原已经颇具规模。

    众人这几天见到不断的有泥沙入黄河,一直在激烈的讨论着,虽说没有一方能够完全说服其他人,但是他们还是得到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

    随行的一名院士说道:“殿下,臣观此处有大量泥沙入黄河,黄河之灾恐怕与此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此地若是过渡开发下去,今后这黄沙现象将会更为严重,因此臣恳请殿下慎重考虑此地农垦之事。”

    来自后世的小朱则是知道,别说现在大明的科学水平,哪怕是到了21世纪,黄土高原的成因还有争论。有风成说、水成说、残积说和多种成因说等多种学说。

    人类的活动只是促进了这种演变过程,虽说大明的科技能做的有限,但是意识到治理黄河就需要从源头开始,对黄土高原进行治理,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吧。

    小朱也决定继续作弊了,黄土高原的治理关系到了黄河,影响的会是整个大明,所以小朱考虑了几天,觉得还是直接把后世比较成功的经验拿过来比较好。

    小朱对着诸位院士、学生说道:“孤觉得此地形成要一分为二的去看。第一是自然原因,此地地质多为黄土,黄土质地疏松,易受侵蚀。孤又询问当地官吏,此地降雨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且地质灾害多,地形崎岖,坡度大,易发生水土流失。第二是人为原因,人口增多,至秦代以来的开垦,更有战争和宫殿修建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孤认为自然原因是基础,是主因但是目前还没有办法改变,那么只能从人为上想办法,不要加剧水土流失。”

    众人听了小朱的发言,只觉高屋建瓴,太孙的话很好的把他们各自的观点做了归纳总结,并且点明了主次,此时大家期待起了小朱的下文。

    小朱也不打算吊着众人:“水土流失的危害,汝等都十分清楚,孤就不多言了。孤想了几条法子,汝等可以听听。第一,调整土地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第二,压缩耕地面积,但是要保障高产稳产农田。第三,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质量。第四,煤炭开采地区的土地复垦要切实做到位。第五,利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第六,控制人口数量,人口若是超出负荷则是需要从此处迁出百姓。”

    接着小朱让李进忠拿来纸笔,开始画起了简单的示意图,并且做起了介绍。

    “此乃护坡。工程措施: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业、种植果树。生物措施:陡坡,封坡育林育草,拦截、涵蓄坡面径流。”

    “此乃固沟。工程措施: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生物措施: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此乃保塬。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增加水流下渗,削减地表径流。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果林为主,形成林粮、果粮间作生态农业体系。农业技术措施:发展灌溉技术,使用更先进的灌溉技术充分利用水资源。”

    小朱早就发现大家都在拼命记录,所以也说的很慢,小朱说完后见大家都在思索,小朱索性先行离开,当然刚刚用过的纸板则是留在了原地。之后在这些人眼中,小朱在纸板上画着的示意图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画作。

    半日后,一个李姓院士带着几个学生来见了小朱。

    行礼后,李院士直接激动地说道:“臣等研究农学、生态学,不如殿下万一。臣有两请:第一,臣恳请以殿下今日之言为基础,编纂生态农业之书。”

    “准”

    “第二,臣和几个学生想留在此地,切实落实殿下的设想。”

    “李院士有此心,孤心甚慰,忠贤,命陕西布政使司安排此事,延安府官员要配合李院士工作,若有推诿者孤严惩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