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无错版 > 正文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上进”的人

正文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上进”的人(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不过小朱哪有这么好对付,三个老者眼巴巴的等着下文,但是小朱却是东拉西扯的行家,不是和他们聊着风土人情,就是和他们聊着天南地北的趣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小朱和他们是忘年之交,搞得三人心中连连叫苦。

    而且小朱的赏赐还没有结束,又给他们族中的优秀后辈许了一些差事,直到这次会面结束,小朱依旧只字未提需要他们三家做些什么。

    三位老者也只能带着这些“恩赏”心情复杂的离去。

    他们离去后小朱也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和这些活了这么久的人精打交道,饶是两世为人的小朱都是颇费心神,不仅仅是言语中不能让他们猜到小朱的真实意图,甚至是表情管理上也要一直摆着一副无喜无悲的扑克脸。

    第二天,小朱又接见了太仓的两家王氏代表,和之前一样,对于这些大家族,小朱只是许了些不大不小的好处,显示出了天家对于这些家族的亲近和拉拢。

    对于两家王氏,小朱能够打的牌显然更多了。

    此时小朱正在对着琅琊王氏的老者说道:“旧时王谢堂前燕,落入寻常百姓家。当年王与马共天下,王导、王敦兄弟辅佐晋元帝安定了局面,稳住了半壁江山,王氏也算是功在华夏了。王敦虽说后期犯了大错,但是前期的功绩也不能否定,朝廷一直赏罚分明,功过都要论,不会因为过错掩盖功绩,也不会因为功绩掩盖过错。琅琊王氏人才辈出,汝等现在也该为朝廷,为天下苍生多多出力。”

    听到太孙如数家珍般的说起了自己先辈们的功绩,甚至是提起了他们家族内也不太愿意提及的王敦,还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王敦做出的贡献,此人也是激动万分,又有哪个子孙后辈不希望自己家族多几个牛逼哄哄的老祖宗。

    对于太原王氏,小朱自然也不会冷落,过了片刻等琅琊王氏之人互吹完毕继续说道:“太原王氏的王忠嗣乃是孤最推崇的名将之一,遥想当年二十四岁的王忠嗣意气风发,欲行霍去病之事,率700精锐出张掖,千里奔袭,破吐蕃赞普两万亲军,筑京观以还。率军十万出雁门关,桑干河之战三战三捷,灭契丹、奚20万联军,契丹臣服。之后大败突厥叶护部落,诛杀乌苏米施可汗。青海湖会战,几乎歼灭吐蕃北线主力,斩吐蕃两王子,吐谷浑依附大唐。可以说整个盛唐,王忠嗣是第一名将。整个唐代也就李靖、李绩、苏定方可以与之相比,如裴行俭等人还是差了王忠嗣一头。”

    见太孙如此推崇自家老祖,太原王氏的老者激动道:“草民替全族叩谢殿下垂青先祖,王氏当以先祖为榜样报效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都是历史上鼎鼎大名者,汝等作为后人当不负先祖荣光,不仅仅是为了天家效劳,也是为了朝廷、为了天下。当然天家也希望和汝等望族亲上加亲。”

    经历了这么多岁月,两家王氏也只是凭借先祖的余威存活在世。

    特别是琅琊王氏,早已衰败不堪,在唐代的五姓七望中也是榜上无名。终唐一朝,虽说出过四位宰相,但是和王氏南北朝时期的辉煌相比早已荣光不在。

    太原王氏也好不到哪里去,想想唐代五姓七望的辉煌,到了现在也已经日薄西山,这一支王氏支脉,目前的地位更是尴尬。

    现在听到太孙抛出的橄榄枝,二人根本无从拒绝,作为落魄贵族的他们,皇家这条大船能载他们,已经是荣幸至极。

    小朱也有自己的考虑,如同郑氏这种如日中天的江南世族,两家王氏支脉早已名存实亡,但是先辈的荣光又使得他们充满野心,对于朝廷的橄榄枝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并且这种家族都是底蕴深厚,历史影响力更不是郑氏这种新贵可比,如此情况下如同两家王氏一样的落魄贵族成了小朱心中比较好的拉拢对象。

    并且小朱追封王忠嗣、王导等人付出的代价、遇到的阻力都会小的很多。

    不同于昨日的三家当红炸子鸡,两家王氏老者出去的时候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走路的步伐也是轻快了许多。

    虽说被哭庙案耽误,但是在苏州该办的事情小朱也都办的差不多了,拉拢落魄贵族,分化新兴贵族虽说不会一切如同小朱设想的一样顺风顺水,但是小朱手握大势,最终的结果还是打到了他的预期效果,接下来就要交给时间来验证他的成果了。

    最后抽出半天时间,和徐妙锦一起浏览了苏州的园林,又在太湖转了转以后,小朱也终于动身离开苏州,前往下一站。

    接下去的行程也是大同小异。

    哭庙案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如同小朱内心所想的一般,在松江和嘉兴府他也多费了一两日时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