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八十九章 陌生(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中。而且太白山风景优美,是旅游胜地和道家活动场所。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学士登临挥毫,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关中胜迹图志》载:道书云太白山为道家第十一洞天。因此,每逢盛夏之时,登山览胜者与朝山香客络绎不绝。不过这些都不是让甄华将它摆在第一位理由,真正吸引到甄华的,是“太白积雪六月天”,“太白积雪六月天”是关中八景之一。《水经注》有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之记载;唐代诗人杜甫有“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之诗句;柳宗元的《太白山祠记》一开头就写到:“雍州西南界于梁,其山日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积未尚已也。”宋代苏轼在《太白山祷雨记》中就有春季发生大旱,天气干热,麦苗枯萎,而山上却依然是“岩崖已奇绝,冰雪戛琱锼”的描述。元代朱铎《太白山》一诗中有“雪花点翠屏,秋风吹不起”之句,极言降雪、积雪之早;元《一统志》中载:“山极高,上恒积雪,望之皓然”;明代王圻《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何景明在《太白山歌》中也有“阴崖皑皑积古雪,绝壑长松几摧折”的诗句以描写太白山积雪时间之久。可见太白盛夏积雪之奇丽景色,确实来历已久,蔚为奇观非夸张与虚构。

    当然这些终究只是查找的资料,是否真有古人所说的那般壮观,还是需要他们自己亲自上山,体会一番的。而且他们计划在山上呆三天,所以他们也不可能立即出发,而是需要事先准备登山的装备,甄华和吕静都不是行家里手,所以这个“繁重”的工作,自然而然就交给了酒店,甄华吩咐下去之后,他们所需要的装备就已经出现在他们的车上了。

    不过甄华并不知道酒店的效率这么高,所以他先带着吕静到了酒店的足浴中心,其实他们早就需要放松放松了,而且甄华平时有空就会按一按,疏解身心,而且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促进血脉运行,调理脏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降压疗疾的目的。当然这些都不是他带吕静过来的目的,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磨时光,可是躺下之后,只感觉浑身酥软,再也没了起身的欲望。

    或许是技师过于娴熟了吧,当技师离开之后,他们却还在休息,登山的装备已经在车上了,他们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是需要他们的出发了,可是他们此时却连出发的欲望都没了,当然只是甄华没有出发的欲望了,而吕静一直以来的态度,都只是甄华的态度,既然甄华没有出发的欲望,她自然也就不可能起身了,于是他们简单的休息之后,就回了房间。

    甄华也不知怎么了,按完摩之后就完全没有了刚开始的活力,现在想要的只是在床上躺着,安静的躺着也好。不过有一个人的存在却是被他忽略了,那就是吕静,吕静的存在已经被忽略了,所以他倒在床上后,吕静却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这些天来,吕静的生活都围绕着甄华,可是当甄华休息之后,她却没有了自己要做的事情,似乎真的已经没有了,她看着熟睡的甄华,知道了如今的他们已经不是当年的他们了,当年的他们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所规划的行程,可是现在甄华却可以因为一时的困意放弃一天的计划,这样的甄华显得多么的陌生,这似乎根本不是她所熟悉的甄华。

    但是甄华早就改变了,时隔十七年,她见到的甄华其实本身就是陌生的,当年的甄华会接受她吗?当年的甄华会在感情上与她有任何瓜葛吗?所以她现在认识的甄华就是陌生的,即便昨天一整天,他们所做的与十多年前的事情一般无二,他们的状态也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可是终究是回不去了,他们都已经不是当年了,如今的他们应该是人生中最成熟的年纪,可是他们的心理年龄却仍然停留在了最好的年纪,或许是因为当年就是他们人生中就好的时光吧,最好的留在记忆中也未尝不可,起码它是足以令人回味。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