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这太子,不做也罢!全本免费 > 正文 卷四 第338章 李二疯了,虎毒食子。

正文 卷四 第338章 李二疯了,虎毒食子。(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李二的一生其实就是充满了斗争的一生。

    先斗天,再斗地。

    斗过父兄,斗过弟。

    最终,才斗来了他眼中的盛世大唐。

    换句话来说,他这一生,最不怕的就是斗争。

    哪怕如今要和自己的儿子斗,他也不以为意,相反,他斗志昂扬。

    李承乾越是表现得优秀,他越是充满了干劲儿。

    房玄龄他们觉得李承乾风头过盛让李二起了一些别的心思,事实上真是这样么?

    不,不是这样的。

    李二这个人,最不怕的就是与人争锋。相反,要是没人与他争锋,他还有几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只有继续斗下去,他仿佛才能找到继续下去的理由。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只知道李承乾做了什么,很少讲李二做了什么。

    那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在过去的一年之中,李二究竟做了些什么。

    总的来说,在过去的一年,李二一共做了三件事。

    其一,恢复农业。

    其二,振兴文教。

    其三,重振商贸。

    这是在过去的一年之中,李二着重做的三件事。

    之所以说是恢复农业,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继位的几年以来,连年天灾,着实有几分名不聊生的感觉。

    好在今年算得上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各州各县都没有大的灾情上报。

    作为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前几年的灾荒也是让李二头疼不已。

    不过自从去年以来,这种局面总算得到了好转。

    国库里的粮食不说满坑满谷,但至少不拮据。

    至于振兴文教,那是借着李承乾便宜的纸张顺带做的。

    别看是顺带做的,但对于李二而言,这件事却是仅次于农业的国之重事。

    历朝历代其实都是如此,填饱肚子之后,那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再加上当下的特殊环境,振兴文教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任何一个帝王或者说任何一個执政的朝堂,但凡是有那么一丢丢的远见,都不愿意看到少部分人把持文教,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振兴文教的路还长,也绝不是一年半载就能看到成效的。

    对于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清楚。

    不过如今尚文之风鼎盛,藏书楼每日也是人头攒动,一切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大可说一句,未来可期。

    最后便是重振商贸。

    在这件事上,李二确实是占尽了便宜。

    本来刚经历几年的灾荒,加上立国不久,国力尚且还在恢复之中,商业虽然有,但很局限,可因为李承乾折腾出来的那些物什,倒是刺激了一下商业的发展。

    李二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所以在过去的一年,他大肆鼓励商业的发展,还别说,真让他做出了一些成绩。

    别的不说,至少去年一年的商税,就顶得上过去好几年的总和。

    正是因为这些,李二才有了兵出高句丽的底气。

    ……

    次日,正午。

    长安城飘着小雪。

    纵使是风雪交加的日子,街上的行人依旧是川流不息。

    这就是生活。

    唐月明坐在长明酒楼临街的包厢里,看着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当然,他主要的目的还是在等昨天的那些盐商。

    昨天回去以后,他和商队里的人商议了一番。

    此番要想出人头地,他必须做一件事,那就是打压青盐。

    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定,其中还有另一个插曲,那就是长孙的态度。

    说起长孙的态度,他在昨夜之前其实也迷糊,但也是在昨夜,有人问了他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就是那个问题,让他如梦初醒,一瞬间仿佛就什么都明白了。

    不多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大街上,唐月明笑了笑:“贵客到了,煮一壶茶。”

    说完,他就继续看着大街上的川流不息。

    而那些盐商仿佛是约好了一般,陆陆续续的都来了。

    “让唐掌柜久等了,实属不该啊。”一进包厢,有人就笑着说道。

    唐月明也是连忙起身道:“小子不过是来得早一些罢了,何来久等一说,来,诸位请坐。”

    既然都来了,也就意味着他们同意了昨天的方案。

    至于没来的,也就不会来了。

    什么等到日落之前,呵呵,说说而已,可别当真。

    再说了,真要来的,早就来了,谁会真的拖到那个时候。

    真要卡在那个时候来,也足以见其没有诚意。

    “这一次还得唐掌柜带着我们一起发财啊。”有人当即就

    笑道。

    唐月明笑道:“诸位可别这么说,大家一起发财,不过这一次,小子可能还有一件事儿要麻烦大家。”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唐掌柜直说便是。”有人立马问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这精盐开始发卖,那粗盐的价格一定会受到影响,而青盐……”

    一听唐月明这么说,大家立马就懂了,当下就有人说道:“我当是什么事儿呢,这事儿大家都明白的,唐掌柜瞧好了便是,月余时间,我等定叫它青盐在长安城里粒盐难出!”δんuしouΒα捌.

    对于这个,他们昨日也商议了很久。

    在商言商,打击青盐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青盐的成本本就比他们高,他们就算打价格战,青盐也不是对手。

    当然,事实上,青盐的成本其实要比粗盐低太多了,只不过慕容伏允要过一手,加上层层盘剥,成本也就上来了。

    再加上这终究是走私,官府虽然查得不严,但里面的水还是不浅的。

    这么多的原因加在一起,也就造成了粗盐的价格优势。

    “那就有劳诸位了。”唐月明当即起身拱手道。

    他话刚说完,又有人站了起来说道:“唐掌柜,我们也有一事相求。”

    “请说。”

    那人说道:“是这样的,这精盐的确有利,而且按照唐掌柜昨日所说,真要是卖遍了整个大唐,那确实比粗盐的利润更高。

    但问题是,其他地方会不会也去日月山拿货?

    若是如此的话,那这生意可就难做了。

    还有,虽然大明那位的身份咱们都清楚,可前面还有粮食禁运,后面会不会有食盐禁运?要是这些没个说法,我们也不安心啊。”

    他说完,众人都看着唐月明,想从他口中得到一个答案。

    唐月明看了看众人,点了点头,道:“诸位的担心小子也懂,我们先说会不会出现食盐禁运的事情好了。

    这一点儿,诸位放心。

    虽然精盐是从大明过来的,但诸位应该也知道,这生意可不是小子能做得起的。

    就这么跟你们说吧,这生意背后的关系,通了天了。

    而那位,也不是想从这生意上赚钱,你们应该也察觉到了,就这价格,说白了,是那位体恤老百姓,这才弄出来的惠民之举。

    所以,在这一点儿上,你们大可放心便是。

    至于说会不会有人去日月山拿货。<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