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房车行完结 > 正文 第23章 游汉江源

正文 第23章 游汉江源(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天香湖,喊泉,天香寨商业街,滑草场等景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时间紧,景点多,区域广,路线长,山路难爬,任务重,我们只有3个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挑几个重点有趣的景点看看吧,尤其是有神话传说的地方。

    一路走来,在金刚峡的山底小桥下的水池,水面平静如一面宝镜,映出蓝天白云的秀姿。微风吹来,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相传这里就是当时茶马古道的饮马池,这里是古人活动过的地方。

    双龙瀑布位于金刚峡下段,水流在岩石间跌宕而下,一水双分,无论季节,始终如一,同丰同弱,不离不弃,这种一崖双瀑景观颇难一见,相传此地原为双龙戏水之地。这个景点已有了神话的影子。

    有龙就是好风水,必然有龙种,刘邦就是龙的化身,我们追寻着当年汉王刘邦发迹的龙兴脚步,据说他从关中到陕南,回想项羽违背入主关中之约,自己屈居陕南,心中十分不悦,听了萧何有关“天汉甚好”的话,才勉强移步南来,苦闷上山,膜拜圣贤之后,君临天下的雄心顿化一股豪气,仰天长啸,直冲长虹,奋而拔剑,劈向巨石,匐然中开,中分如裁。这一剑便劈开了横扫六合,煌煌大汉的400年基业。

    前面去那人类活动的茶马古道,也看了双龙戏水池,又看了汉王的兴盛之地,该看看神仙的足迹了,来到神仙洞,这是一个关于韩湘子的故事。他是唐朝韩愈的侄孙子,生性放荡不羁,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仰慕山川,登山临水,散游各地,一日坐在桥上吹笛,见南面来了个道人,身背宝剑,腰花葫芦,怪模怪样的,道人觉得韩湘子的笛子吹得好,就坐在一边听,等到笛声一停就,和聊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好比老友无话不谈,从谈话中道人知道,这后生看透世态炎凉,人生如梦,就和他说了几句修道成仙的话,韩湘子一听,全合自己心意,磕头就拜,要跟道人一起走,谁知一抬头,这道人便消失的无影无踪,韩湘子知道遇到了仙人,就一心用在修道成仙上,于是他辗转来到一座深山之中修行。居于岩穴,饮于流水,栖息山林,遁世修仙,而此山便是现在的红石梁,韩湘子意志坚定,过了财色情三道关,这天道人从云中飘飘而来,答应收韩湘子做徒弟,共同修道。以后韩湘子住过的山洞,叫神仙洞。

    最后来看佛菩萨的故事。香坝有一段菩萨收服石妖的故事,,这一段曲折幽深,势如剑开的金刚峡山顶上,连山若波,森林相拥,一坝豁然开朗,因此地石妖作祟,天旱地裂,观音收服石妖,将玉净瓶中一滴水幻化为若隐若现的女神,护佑汉江源,自此一股清泉流出,注入成湖,长流不绝,润泽三千里。

    到了香坝附近的羌寨,通过美女讲解,我们了解了一点历史知识,宁强,古称“宁羌”,古属梁洲,商及西周时代为氐羌所据,春秋战国时期,白马氐据其西境,蜀据其东境。秦置蜀郡,全境归辖。古羌族曾经聚居、活动于汉水中上游地区,因而得名宁羌。其称谓见于古书者,或谓之羌,或谓之氐羌。史志有“秦迁三苗“、“汉武逐羌”的记载,已说明秦汉时期已有羌人迁徒生活于此。而鼎盛时期,在元灭西夏、党项族向大西南迁徒,其中的白马氏和青衣羌分散定居宁强,不断与原古羌人融合,逐渐演化发展成当地的黑衣羌。在宁强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其县名直到民国31年(1942)元旦,于佑仁提“安宁强固”,遂改名宁强。

    宁强羌族生活在群山之颠,自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羌人不论男女老幼皆喜饮酒。此外,羌族的特色食品还有腊肉、野菜、荞面等。刺绣、挑花、编织是羌人的传统手工艺。这里原为羌人集市,食物加工,织布制衣,商贸,我们买点旅游特色产品,也算到此一游。

    宁强,北依秦岭,南枕巴山,襟陇带蜀,是镶嵌在秦巴山水间的一块自然天成的璞玉,真是个好地方。

    临走时每人又买了一袋宁强核桃馍,这是朋友建国推荐的着名小吃,据说历史悠久,清朝年间,天津的一个都督叫周玉姬,兵败领罪后,他的儿子带厨师逃来宁强,在王家做了上门女婿,他的厨师在王家做厨艺,主要制作海味酱菜、糕点等。时间一长,厨师熟悉了宁强的情况,就将宁强盛产的核桃及其当地制作核桃馍的方法融进了自己生产的糕点中。

    这个历史传说给核桃膜注入了芬芳的气息,我拿出一颗,馍小如瓷盏,色橙黄,表层附着核桃泥,我吃了一口,入口香酥,味浓郁,可以拿回家,给老婆娃娃尝尝。

    喜欢陪你一起房车行请大家收藏:陪你一起房车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