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8、第18章(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公主她无所畏忌》18、第18章

    18

    听说车里坐着元贞公主,守宫门的侍卫上前确认后,便以极快的速度核查了众人腰牌,给予放行。

    马车继续往前走,走进第二层宫门时,遇到了一群人。

    是几个内侍。

    为首的是个蓝衣内侍,后面跟着几个灰衣小内侍。

    “是马押班。”绾鸢探头看了回来对元贞说。

    马安福三十多岁,长相斯文,身形瘦长。来到车前,他先毕恭毕敬地行了个礼,方说道:“金明池发生混乱,又走水烧了半条街,听人说公主今晚也去了夜市,圣上实在放心不下,便使了小的去看看情况。”

    元贞在绾鸢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同时,心思急转——

    宫里人说话从来是能说一句,绝不说多说第二句,但凡说出的话皆有含义。

    听人说?

    听谁说的?

    正如她方才所言,那杨變是个倒霉的,今天晚上的事明显又是有人给他使绊子,不然也不至于事情刚发生,就被捅到宫里来了。

    之前那权简只说送她回宫,不提送她回琼林苑,元贞便心有所感,知道对方是打着求她帮忙解围的主意。

    不提今晚之事到底怪谁,爹爹能知晓她今晚也去了夜市,说明有人特意在他面前提到她。

    既如此,那名妓效仿她之事必然瞒不住,显然她也被牵扯进来了,就是不知牵扯到何种程度。

    “都这么晚了,这事竟也惊动了父皇?”她不提自己,只问谁把已经下匙的宫门叩开。

    马安福显然听懂了,恭敬道:“吕相公、陈相公、王相公、刘中书等几位相公都来了,还有数位御史和谏议大夫。对了,权少保也来了。”

    说到这句时,他看了看不远处的杨變。

    好嘛,执政的相公们且不提,谏议大夫她实在太熟悉了。

    “去福宁殿。”

    .

    元贞坐上肩辇,其他人随行在一侧,很快就到了福宁殿。

    此时的福宁殿,一改往日这个时候的寂静,殿内一片灯火通明,殿外每隔一段路就站了两名内侍。

    还未进殿,就听得里面传来的振振有词。

    “……公主身为皇女,不知谨言慎行,处事高调,惹来妓子效仿,以至于人群轰动,发生踩踏……”

    这些话有些耳熟了。

    元贞侧首,和看过来的杨變对了个眼神。

    “秦台谏,你先停停,难道现在不该是追究为何发生会这等事,发生此事时负责巡守的禁军在哪儿,怎么总抓着一个妓子说事?”

    “难道此事与元贞公主无关?不是因为公主处事高调,何至于引来妓子效仿,酿出这场祸事?臣早劝谏过圣上,皇女当谨言慎行,恪守女德……”

    “你们……”

    马安福垂首走进去,打断了里面的说话声。

    元贞紧随其后。

    “爹爹!”

    “圆圆!”

    穿着深蓝色常服裸着发髻的宣仁帝,显然是被人突然请过来的。见到元贞,他明显松了口气,招手道:“快,过来给朕看看,可是伤到了哪儿?”

    元贞走到近前,径自半垂着脸,也不说话。

    宣仁帝看女儿——

    虽披着披风,但难掩狼狈之色,发髻乱了,脚下的鞋也不对,一看就是民间之物。再看看手,上面还有些脏污和蹭伤。

    “还有哪儿伤着了?”

    “女儿无事,幸亏当时遇见了杨将军……”

    宣仁帝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让内侍搬来一张椅子,见元贞坐下后,方转头看向下方。

    元贞的目光也随着他一同看向下方。

    年纪老迈但八面玲珑的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吕高逸,尚书左丞王长旭,尚书右丞陈志业,中书舍人刘承载,三司之度支司副使宋纶,以及枢密院使李觉,副使权中青。

    还有若干她并不认识的官员,但看他们的站位,应是言官。

    除过言官,在场这些人俱是大昊的执政官,说是朝廷梁柱也不为过。他们或是淡定自若,或是冷眼旁观,但无一例外都是从容有度,自带稳重气场。

    这是大昊文官一贯的气质。

    场中除过杨變,只有两人是武官。

    一个便是权中青,他一张黝黑四方脸,浓眉虎目,相貌威严,眉心有深深的川字纹。身形高大粗壮,却因为有些瘦,有些瘦骨嶙峋之感,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气势。

    另一人便是步军司副都指挥使褚修永,三衙除殿前司,另外两衙非战时不设长官,副都指挥使便是最高长官。

    只是此人并不与权中青或杨變站在一处,也不与文官站在一起,独立在一侧,容易让人忽视。

    方才在殿外,元贞只听得殿中言官争吵不休,其他人倒不见说话,那这些相公们是来干什么的?

    来福宁殿一路上,元贞都在想这事,现在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答案。

    ……

    “秦爱卿方才那话,朕听着不太顺耳,都知道民间百姓喜欢效仿宫里以及那些官员勋贵之家,难道就因为百姓喜欢效仿,所有人便闭门不出,不能穿衣不能配饰?”

    姓秦的谏议大夫忙说:“臣并非此意……”

    宣仁帝打断他:“天灾人祸本非人愿,不想想如何善后安抚受伤百姓,反倒在此追究是谁之责。是元贞之责?她不过在皇家筵宴上戴了件首饰,她怎知那妓子会效仿?还是那杨變之责?”

    他指向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