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寒门宰相 >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加特进,魏国公(大更)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加特进,魏国公(大更)(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但高太后看来是坚持要以蔡确的左相之位待章越。

    章越纵观本朝典制,仁宗朝吕夷简、文彦博皆曾以宰相兼枢密使。

    当然北宋后期,蔡京以太师,总领三省事。

    南宋还有平章军国重事。

    权力之路,还是要循序渐进!

    现在蔡确出为山陵使,这段权力真空,正好是高太后遥控朝政,安插心腹党羽的时候。

    若章越迟迟不对蔡确动手,等到上位左相了,发觉三省一院,甚至两制都是高太后的心腹,自己也成了光杆司令。甚至新法也被他尽数废除了。

    这就是高太后的政治智慧啊。

    “太后这是逼我表态啊……”章越想到这里,笑着与张茂则应酬道“臣蒙陛下与太后厚恩,敢不尽心竭力?还请中使回禀,臣明日便入宫谢恩。”

    张茂则见章越神色如常,在寒暄几句话锋一转,有些意味深长地道“说来有趣,太皇太后听说,魏国公在陛

    他忽然压低声音,像分享什么秘辛“太皇太后言王猛先后遇桓温,苻坚,最后辅苻坚成就霸业,那王猛封的是清河郡侯,太皇太后说'魏'与'清河'同属河北,倒是天意...“

    听说魏国公此号乃太后亲拟,章越略有所思道“一时狂妄罢了,臣谢过太皇太后。”

    张茂则笑了笑,又恢复了持重道“老奴多嘴了。太皇太后还等着老奴回话,告辞。”

    章越目送梁惟简,不知不觉自己已是位极人臣,真是四朝老臣了。

    章亘,章丞二人一脸喜色来贺章越。

    章越笑道“新君登基,自是百官各有封赏,也是情理之中。”

    “亘哥儿,你觉得方才张都知的话有什么用意?”

    章亘知道,这是父亲在考自己呢。

    章亘道“张都知特意提及太皇太后,以王猛的典故封爹爹为魏国公,又提及桓温。”

    “令孩儿想起当年王猛说服桓温之事,或许以此劝诫爹爹。”

    章越笑道“继续说。”

    章亘道“当年桓温北伐,击败前秦荆州刺史郭敬等人,驻军灞上,关中父老争以酒肉迎劳,男女夹道聚观。”

    “王猛听说着麻布短衣,径投桓温大营求见,一面扪虱,一面纵谈天下大事。”

    “桓温问,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一旁章丞听了一笑道“桓温此问,不是说王猛并非三秦豪杰吗?”

    章亘闻言横了章丞一眼,章丞不敢再言。

    章亘道:“王猛道,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

    章越听了微微一笑,是啊,章亘也看出来了。

    桓温当时第一次北伐,已经击败了前秦主力部队,屯兵灞上,却不收复近在迟尺长安。王猛言下之意,桓温你这人的打算,是生怕攻打长安而折损了实力,不是真正为晋收复疆土,只是利用北伐之事为自己邀名,竖立威望罢了。

    所以三秦父老才不肯真正地归于你。

    高太后的言下之意,章越你干啥还不动手,除去蔡确啊?

    你也想学桓温是吧?又想上位,又什么都不肯付出。

    章越对二子道“晋史有云,桓温伐蜀,诸葛亮时期的小史犹存,时年一百七十岁。桓温问道“诸葛公有何过人?”史对曰“亦未有过人处。桓温便有自矜之色。”

    “史良久曰“但自诸葛公以后,更未见有妥当如公者。”温乃惭服。凡事只难得“妥当”,此二字,是孔明知己。“

    章亘,章丞道“谨遵爹爹庭训。”

    ……

    除了加章越为从一品特进外,已是特进的王安石加拜为司空。

    已经病逝的王珪也追赠特进。

    吕公著加官为银金光禄大夫,秩从二品。

    蔡确,司马光为正议大夫,秩从三品。

    至于章惇,张璪,章直,苏颂,韩缜等人为通议大夫,秩正四品。

    李清臣,曾布为太中大夫,秩从四品。

    至于雍王,曹王赐赞拜不名之礼。

    其余官员都有封赏。

    对于青唐董毡,归义军曹仲寿,已得河西四郡的阿里骨等都有赏赐。但对于阿里骨要求册立为王的请求不予批准。

    还有在世的宰相文彦博,张方平,冯京,孙固,吕惠卿,王安礼等也有优礼。

    蔡确出任山陵使后,朝廷最高长官便由右相吕公著暂且出任。高太后又下旨,让枢密院便门,与中书省通,让三省与枢密同赴都堂议事。

    原来三省与枢密院各有分守,防得是同恶相济。

    高太后下诏,同恶相济是无稽之谈。

    从先帝的三省都堂共议,再到枢密院共议,一下子参与决策的宰执变多了。议事的人越多,效率也就越低,但也可防止有的宰执大权独揽。

    现在朝廷大小事皆由吕公著与众相定夺。

    同时高太后又下诏三事。

    一取消城内的诇逻之卒,就是皇城司的密探。

    二是免除营造开封城的劳役。

    三是停止部分奢侈宫廷奢侈品的制作。

    同时并赦免部分百姓积欠税赋

    这些都是高太后的便民之举,为恢复到嘉祐风气的努力。

    而这时司马光再次提出广开言路,罢免役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