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寒门宰相 >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稳扎稳打(大大更)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稳扎稳打(大大更)(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官复原职的泾原路副都总管彭孙率三千兵马出北萧关。

    宋军顶着寒风在石门川扎营。

    此地距灵州仅百余里,距鸣沙城不足二十里。

    彭孙方一出北萧关,便有党项游骑前来窥视跟随。

    宋军自一眼望到了来探查的党项骑兵,这些党项游骑如秃鹫盘旋石门川嶙峋的乱石之间,铁翎映着晨光忽隐忽现。

    领头的党项大将头盔插着白牦牛尾,正是铁鹞子精锐特有的翎饰,他身边有数十骑正窥视着宋军工事。

    这几十骑似料到宋军不敢出阵一般,懒洋洋地下马躺在山坡下晒太阳,一副没将宋军放在眼底的样子。

    事实上近千党项骑兵伏在山后的沙棘丛中。

    见宋军坚阵不出,数名党项骑兵索性解鞍下马,当场架起篝火炙烤羊腿,肉香混着挑衅的呼喝声随风飘来。

    为首的党项将头盔铁鹮翎盔在晨光下闪烁着寒芒,手中长槊遥指宋营,继续令手下搦战。

    “彭“字将旗扯得猎猎作响.

    彭孙立于木栅箭楼上,甲胄凝着霜花,目光扫过远处山坳。

    “直娘贼!“

    “鼠辈安敢!“营中士卒听得目眦欲裂。

    一排宋军伏在寨旁,数十张神臂弓紧贴木栅,百步之外,党项铁鹞子解鞍烤肉的篝火青烟清晰可见。

    “儿郎们稍安勿躁,山后的沙棘丛中,必有兵马埋伏!不许出阵!”

    彭孙往前一指,命军士们继续掘壕立栅,左右抡锤夯实地基寨外壕深达三丈,寨墙木桩特意斜插四十五度,专破铁鹞子重骑冲锋。

    数具床子弩被抬出,暗中置于土垒上。

    宋军就这么当着党项兵马的面,继续修营垒。

    寨墙下,两名青袍虞候正展开羊皮制阵图。

    年长些的以规尺丈量夯土:“恩师《边防图略》有云:寨墙斜插向上,可卸重骑七分冲势。“

    他指尖划过图上山形水势,忽对年轻者叹道:“恩师昔在渭州,最恨党项轻骑断我粮道。“

    他们都是太学出身,还都是横渠门下。

    他们手展阵图继续督工,所设名曰‘连环寨’。

    横渠门下,师承自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因此天地本无心,以人为心。

    所以读书人要为天地立仁心。

    立命出自孟子尽心。原文是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从尽心到知性,从知性到知天,从知天到事天,从事天到立命。

    说白了就是以人道法天道。修道之谓教,读书人要用天道来教化生民,安身立命。

    上为天地立仁心,下为教生民立命,这就是横渠门下的宏愿。

    张载年少时喜谈兵,甚至曾打算率人夺回熙州洮州一带,他向范仲淹上书过,范仲淹鼓励他研究儒学。

    熙宁时张载任渭州军事判官,在蔡挺门下办事,为了制服党项他提出三个主张。

    一招揽蕃部,妥善安置,笼络人心。

    二以堡寨遮断,阻遏党项劲骑出没,步步为营推进。

    三在边地屯田,发展经济,减轻中枢负担。

    这三点主张,正与章越收服熙河的主张不谋而合。

    所以横渠门下将张载的主张与朝廷在熙河路的拓展结合,倒也成了实学。

    如今秦风路转运使范育正出自张载门下。

    横渠门下领兵自有一股等锲而不舍的钻研劲,他们将经义治学的本事,用在了排兵布阵上。

    譬如这连环寨,多少多少几尺,壕沟要掘几丈,鹿角几处防备敌骑,皆是多番改进后编撰成图册文字。

    每次立阵都照本按图而设,如出一辙。章楶在京见过这些横渠门下,大多是出身于家境殷实,却又谈不上富贵的寒门,都是不善于夸夸其谈,而是能埋头做事的拙诚读书人。

    在元丰与党项交战中,这些横渠门下的将领表现突出,立阵后能抵御数倍的党项兵马的猛攻,击退敌军之后又能再总结经验教训。

    这两名虞侯继续议论道。

    “汉时晁错有言,匈奴骑兵上山下坂,骑射双绝,汉兵不及也。又有草原辽阔,匈奴游斗,汉军死伤惨重,不得不下马地斗,被动无比。”

    “今日党项,契丹骑兵更胜过匈奴多矣。”

    “不错,兵法有云,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迟。如彭总管,咱们持重不出,切莫大意。”

    “日拱一卒,缓缓至鸣沙城下。”

    “以后就是灵州。”

    二人自顾议论,身后第三道木栅后则是数百名就饭食的泾原蕃汉弓手。敌军近前,三千兵马轮流吃饭,蕃汉合军后,汉军得蕃军骁勇骑射,蕃军得汉军之纪律组织。

    言语间突然传来争吵。

    突见一蕃军弓手揪着一名汉卒衣领。

    两名虞侯上前骂道:“阿咄啜你做什么?”

    阿咄啜带着浓重党项口音道:“凭甚俺们吃黍饼,这汉人食白馍?”

    汉卒抓着被揪的衣领涨红了脸道:“俺娘托商队捎来的!陇西老家才收的!”

    “你有何凭据?”阿咄啜不依不饶。

    “取账册来!”年长的虞侯声若洪钟,“阿咄啜,你整日在营寨中言汉蕃不公。”

    “你上月斩首三级,无论蕃汉皆赐绢三匹——阿咄啜你得九匹,可曾短过分毫?”

    阿咄啜道:“这倒不曾。”

    旋即又道:“那汉军李二狗私藏首级,怎不见你们处置?“

    年长虞候冷笑:“此刻正在辕门挨鞭子!“他猛指阿咄啜护心镜,“倒是你!上月私分战利,当本官眼瞎?“

    围观的蕃汉士卒嗡然骚动,数人嘿嘿地笑出声来。

    “阿咄啜,我亲眼见得你熔了三枚银扣,是打算送给相好的回鹘舞娘吧。”

    阿咄啜不言语。

    汉卒趁机嚷道:“虞候明鉴!这厮自己贪嘴,倒来寻俺晦气!”

    另一名年轻的虞侯当即将汉卒的白馍,当众掰成两半,一半给了汉卒,另一半给了阿咄啜,然后对众人道:“同釜而食者,方为同袍。”

    “阿咄啜,当营喧哗应领三十鞭,大战在即权且记下。”

    阿咄啜抱拳道:“是。”

    阿咄啜蹲回篝火旁,就着一旁汉卒递来的陶碗啜饮杂粮粥。

    蕃汉同釜而食的香气漫过寨墙。

    彭孙见两名虞侯处置公道,不由点了点头。

    这蕃汉合军是章越在熙河路时所创,吕惠卿到了鄜延路,河东路后全面推广。这避免了熙宁三年时韩绛指挥攻罗兀城时,重蕃军轻汉军。

    也避免了战事一起,蕃军汉军相互指责,推诿的局面。

    治军多年,现在泾原之蕃汉弓手,鄜延之斧骑兵都是令党项骑兵闻之色变的存在。

    当日党项兵马无功而返,宋军也不追击。

    宋军次日三更烧饭,四更食毕后,五更即出发。

    又向前二十五里即立寨,此时抵鸣沙城下十五里处。

    城中党项将领,乃静塞军监司监军。静塞军监司原先在韦州,驻守甜水河一带,但因韦州数度被宋军攻破后,退至鸣沙城。

    静塞军监司有三万正兵,三万辅兵,但现在正兵辅兵不足两万。

    他再度观阵,今日宋军与昨日没什么区别。

    他仔细看过宋军营寨,宋军立寨都依流程,必择险要之地立寨。

    先围绕营地挖掘深壕,深壕必须是一丈深,两丈宽,壕沟里设竹签、木刺、陷阱,然后将挖出的泥土全部用于修筑高墙,墙需八尺高、一丈厚,再以夯土或木石加固。

    营门处有吊桥、鹿砦、拒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