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690章 芯片战忽局(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这一刻,曹卫东想到了湾湾的某电。

    在某电横空出世之前,芯片厂的制造模式被称作id。

    即从芯片设计到完成成品。

    都是由同一家公司完成的。

    然而这就意味着芯片公司必须具有整个产业链上的技术与人才、生产制造设备,导致每家公司都无法专精于芯片产业链上的某个环节,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张仲谋认为,未来的芯片产业必定是要实现分工的,而晶圆制造这一领域,属于整个芯片行业的底端。

    晶圆是芯片的母体。

    晶圆制造,则是将芯片设计图纸真正在晶圆上蚀刻成电路的工艺技术。

    于是他创办了某电,专门做晶圆制造的代工。

    这样做的好处是把一大批创业期芯片设计公司解放出来,让他们专注于自己天马星空的设计方案,推动了芯片的快速发展,而把实际制造、需要大量设备工艺与工人的的“脏活累活”交给代工厂们实现。

    这种区别于id模式的芯片制造模式,被称为代工厂模式。

    之后的事情也证明了张仲谋的正确。

    随着个人计算机、手机的兴起,以及对消费级芯片的需求量爆发式增长,从而诞生了很多芯片初创公司,这些公司无力承担芯片全产业链的成本,因而纷纷主攻轻资产的芯片设计环节,而将制造交予台积电这样的专业化代工厂。

    于是,台积电逐渐腾飞。

    曹卫东觉得,芯片代工的道路很适合星火电子厂。

    他可以将星火电子厂打造成一家全产业链能力的id大厂,但是在非特定领域可以对外代工。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隐患,就是光刻机。

    君不见与某电同台竞争的大陆本土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由于一直苦于没有高端光刻机供货,至今也只能接接中低端的代工订单,无法踏入高端芯片制造舞台。

    光刻机。

    曹卫东低声呢喃着。

    在解决了eda软件卡脖子的问题后,除了推陈出新,推进自家eda软件发展之外,下一步,他还要着手解决光刻机的问题。

    实际上,神州一直是光刻机设计制造生产大国。

    1964年,神州科学院研制出65型接触式光刻机;

    1970年,神州科学院开始研制计算机辅助光刻掩膜工艺。

    1977年,光刻机gk-3型半自动光刻机诞生,这是一台接触式光刻机。

    1980年,清华大学研制第四代分部式投影光刻机,光刻精度达到3微米,接近国际主流水平,而直到这个时候,光刻机巨头asl还没诞生。

    1981年,神州科学院半导体所研制成功jk-1型半自动接近式光刻机。

    1982年,kha-75-1光刻机诞生,这些光刻机跟当时最先进的canon相比最多也就不到4年的时间。

    1985年,机电部45所研制出了分步光刻机样机,通过电子部技术鉴定,认为达到美国4800dsw的水平。

    此时,神州在分步光刻机上与国外的差距不超过7年。

    但是很可惜,神州的光刻机研发之旅至此结束。

    从这之后,神州开始大规模引进外资,在"造不如买”“科学无国界”等思潮,光刻技术和产业化,停滞不前,许多光刻机等科技计划被迫取消。

    而在这期间,荷兰的asl在整合了全世界的资源后,出奇制胜,成为光刻机绝对的霸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