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省,辖区面积16万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达到850万公顷,目前已经开了有600万公顷,这个面积几乎和新华夏的中原省差不多。
但就去年的粮食产量只有410万吨,比起拉潘帕省,圣菲省这些核心农业区的单产差距很大。
新查科省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年均降雨量1000-1300mm,加上巴拉圭河、贝尔梅霍河等河流,发展潜力巨大。
去年总人口也达到了310万的规模,比起刚合并的时增长了3倍左右,比起布省,仍然算得上是地广人稀。
查科地区的农村道路、仓储、物流运输比较落后,经常性的干旱和洪水影响产量,缺乏灌溉排水系统和用水管理的基础设施,雨季期间常遭受洪涝灾害,旱季也经常因为水利设施不够而缺水。
整体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于潘帕斯地区,按照农业部估计,未来粮食潜力在2000万吨以上。
这里养了差不多300万头牛,种植棉花,小麦,玉米,高粱,向日葵,还有新引入的大豆,甘蔗,水稻,水果有柑橘,橙子这些。
随着查科开发计划的稳步推进,目前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改善,旱灾和洪涝灾害减少,教育和医疗也达到了比较好的水准。
因为土地改革,阿根廷农民不仅是统一民族党的铁票仓,还成为阿根廷工业化建设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整体消费需求不大,收入增加,加上对国家机构的信任,让村镇地区拥有强大的储蓄率,推动农业信贷银行,邮政储蓄所,农业信用社,以及其他参与农业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加上剪刀差策略,发行建设国
债,每年内阁可以在阿根廷农村地区筹集15亿美金以上的资金。
阿根廷私营工业,加上村镇工厂和集体工厂,家庭作坊的工人在1000万规模,他们大多从事纺织业,服装业,食品加工,玩具制造等轻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劳动密集型模式主导,但也有像科恩财团旗下玛雅化工,
雷顿汽车这样的技术型工业。
阿根廷九成的纺织厂还在用30年代英国和欧洲的二手,甚至好几手的设备,技术水平完全不行,只有头部纺织服装公司的设备好一些。
内阁推动采购日本的先进纺织机补贴,进行产业和设备升级。
雷顿汽车自主发动机已经开始投产,完全不输菲亚特600,尽管这已经落后,但证明了这个阿根廷最大汽车厂的技术实力。
小型服装公司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关税保护,只有头部企业开始进行深入技术研发。
主要的轻工品出口至拉美邻国和非洲,小部分欧美,面临巴西、墨西哥挤压,必须进行升级才可以。
科恩内阁推动的轻工业技术升级计划帮助这批私营公司获得升级优势,培育本土品牌。
一些牛仔裤和服装品牌已经成功打入美国中端市场,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有一批服装公司在欧洲卷出头了。
阿根廷已经计划每年继续降低关税,并引入更强的外资竞争者,技术好的外资工厂,需要雇佣7成以上本土员工,并可以3年免税,6年减半,技术稀缺性产业可以达到5年免税,10年减半。
吸引索尼,飞利浦等欧洲,美美利坚,日本电子电气集团在阿根廷开办工厂。
内阁将在交通港口比较不错的圣马丁,罗萨里奥,巴拉那,圣尼古拉斯,萨拉特,多雷戈,内科切阿,马德普拉塔,别德马,奥托市,布拉托,科罗拉多港,维多利亚,圣菲一共13个经济特别区建设。
如今阿根廷也算是财力比较丰厚,也是时候在一二线城市外,发展一些高端产业了。
13个特别区中,只有罗萨里奥,巴拉那,圣菲,圣马丁,奥托5个市强一点,五个城市只能算是二线城市
与拉普拉塔,布城,布兰卡三大一线城市有不小的差距。
拉普拉塔能成为仅次于两大城市的弱一线,工业发展和港口极为重要,而且也经历了区划扩大,五大二线城市和科尔多瓦这些城市有机会发展成和拉普拉塔这样的弱一线。
其他8个城市的规模都比较一般,可以算是阿根廷的三线城市。
这些地区都拥有不错的港口,可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大西洋港口群建设,建立更多的港口出口加工区,推动巴拉那河工业走廊建设。
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下放外资审批权,外资项目落地不超过15天,
每个特别区聚焦1-2个核心产业,防止重复建设,放宽用工限制,企业所得税前5年全免,后5年减半,疏通巴拉那河-拉普拉塔河航道,保证五万吨级别的货轮可以直达圣菲市。
把这些家伙卷起来再说。
支持私营工业发展也是内阁的重点,特别是对优势私营公司的支持,包括技术设备采购,低利率的银行贷款,税收返点,出口退还等,鼓励他们做大做强。
比如阿根廷商业信贷银行推出三种贷款模式,技术升级贷款的利率最低,产能扩张的利率最高,发展出口品牌的贷款利率在中间位置。
只要公司真金白银砸钱搞创新,比如搞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这些研发钱不仅能正常抵扣要交的税,还能额外多抵掉1.2倍的税钱。
当然,拿补贴的企业必须承诺5年内效率赶超意大利同行,否则可能面临补贴退还,能够被补贴的公司都是有发展潜力的。
服务业就业规模700万,这部分包含了文官,政府雇员,士兵,还有各种商店,饭店,银行,教师等等。
服务业每年吸纳大量新增劳动力,是阿根廷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
建筑业、矿业、非正规就业提供300万左右的就业,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让这部分雇佣的就业人口激增,包括路边小贩等。
阿根廷住房建设厅计划2年内在10个主要城市新建120万套住宅和公寓,保证中小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贫民窟改造。
从去年两大城市的110万套超级建设工程完工后,目前工人公寓建设逐渐转移到其他城市。
巅峰时期布兰卡的工地上拥有50万名建筑工人,大量的建设项目集中竣工,特别是一些长周期建设项目。
布城最多的时候也有40万名建筑工人,目前大量的技术工人向中小城市迁移,临时工转入其他行业。
有的则进入水电站,高速公路等大型建设工程行业,特别是三大水电站建设项目。
50座中大型发电厂,以及新的电网改造计划,特别是中大型水电站建设,总建设资金超过50亿美金。
可以吸纳超过40万名工人。
1964年北巴西人口高速增长,总人口已经恢复到5300多万,重新占据南马托格罗索州北部,加上圣保罗州的一些北部边境,国土面积752平方千米,划分为22个州和1个联邦区。
随着巴奥两国签署《全面和平协定》,北巴西慢慢进入和平建设期间,经济发展开始恢复。
最近10年北巴西移民阿根廷人口在200万。
在美利坚的支持下,1964年巴西经济规模达到158亿美金,整体恢复稳定。
而且人口还在加速增长,内战死的人其实不多,而且阿根廷不怎么引进北巴西的黑人混血移民。
主要失血的是奥格兰的白人,所以是双输。
以巴西的人口增速,重新追赶阿根廷并不成问题,况且北巴西的国土面积仍然足够大。
按巴西内阁规划,到1970年,巴西人口将增长到6500万左右,到1975年则可以增长到8000万左右,和分裂前的巴西差不多。
推行和阿根廷一样的人口政策,巴西版光荣母亲计划实施,一些地方甚至出现生育合作社,几个家庭组成合作社共同抚养子女。
国家补贴住房和粮食,集体抚养新生儿,部分村庄直接进入原始社会模式。
亚马逊和巴西高原开发计划也加快,粮食产量已经恢复到正常人口需求。
主教会和福音派联合推行生育即爱国运动,单身税正式推行,造成结婚率和生育率暴涨,弥补了分裂后的人口损失。
南部的奥格兰共和国,巴拉圭,乌拉圭,甚至玻利维亚也被迫加入这场人口战争。
奥格兰推出人口复兴计划,乌拉圭国家分配配偶计划,25岁没结婚的人就进行强制配对,巴拉圭征兵制绑定生育,玻利维亚土著生育补贴。
其中玻利维亚的生育补贴计划是推动玻利维亚分裂,东部南部省份要求并入阿根廷的一部分计划,每多生1个小孩就奖励1公顷土地。
圣克鲁斯省和周边省份已经有民间组织开始自发要求并入阿根廷了。
目前玻利维亚总人口在370万,最近10年移民阿根廷人口在75万。
乌拉圭的强制婚配计划也是一步臭棋,由一些地位高的乌拉圭奸细推动,引发精英外逃到阿根廷,堪称精英灭绝计划。
但普通人生育率确实大量增加,甚至出现了配偶黑市。
目前乌拉圭人口250万,最近10年移民阿根廷人口在70万。
巴拉圭则比较正常,因为巴拉圭建国后一直在进行人口增殖的活动,已经十分成熟,经验丰富。
生4胎免兵役,生5胎奖励土地,但也让人口贫困率增加,成为阿根廷廉价劳动力来源,目前巴拉圭总人口在190万左右,最近10年时间有30-40万巴拉圭人移民阿根廷,同时还有20万规模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