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阿根廷帝国崛起百川紫竹 > 正文 第375章 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

正文 第375章 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的国际劳工。

    巴拉圭也是阿根廷合并计划最难啃的硬骨头,据可靠统计,巴拉圭目前平均每位女性生育6.8胎,人口出生率从1960年的4.24%增长到6.51%。

    在巴拉圭民间,曾有一个小道但也许真实的消息,在10多年前,有一个巴拉圭士兵曾在一个晚上同时让6名妇女受孕。

    高居南美洲第一位,而且阿根廷的廉价药品和儿童疫苗大量倾销进入巴拉圭,导致当地死亡率极速下降。

    廉价青霉素使婴儿死亡率降低,但平均智商却下降不少。

    奥格兰禁止混血通婚,鼓励德裔和意裔回归,经济发展增速反倒降低,不得不迭代到新版本的计划,试图保持白人主导基因,建立国家托儿所,多孩免税,发行婴儿国债,吸引更多国家的白人移民。

    目前奥格兰总人口3200万,最近10年移民阿根廷人口在400万左右。

    南部三洲和圣保罗州的重化工业基地的失去,曾让北巴西面临严重的就业危机。

    失去了工业化心脏的巴西,GDP直接腰斩,损失全国65%的汽车,80%的钢铁,90%的石化产能,50%的纺织产能。

    只能走轻工业救国,短期内无力再投资重化工业,暂时放弃高端行业,如航空工业,精密化工和汽车,以及核工业,利用人口红利发展。

    如何在废墟上重建工业体系?这是巴西新一届军阀内阁需要考虑的问题。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几乎陷入倒闭状态,大量人才流失到阿根廷,成为阿根廷神鹰喷气式飞机计划的一部分。

    巴西总统府不得不投资轻工业,以此稳定就业,同时全面向美利坚靠拢。

    巴西分裂后,从双引擎变成单引擎后,巴西并没有把都城搬回里约热内卢,反而更加看重巴西利亚,重新打造另一个经济引擎-萨尔瓦多,副引擎维多利亚市。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复制圣保罗工业带,建立萨尔瓦多自贸区,到维多利亚深水港,再到里约热内卢的沿海经济走廊。

    巴西总统府也在进行有力的变革,这群人毕竟是巴西最聪明的家伙,只是奥格兰背后站了一个史上最强的阿根廷。

    强制合并12家国营纺织厂成立亚马逊工业集团,扶持国内服装纺织工业发展。

    巴西内阁重组了巴西石油,巴西军工集团,巴西铁路,巴西电力,巴西矿业,巴西汽车和巴西钢铁,巴西化工等国营集团。

    米纳斯吉拉斯州,这个北巴西第一大工业州,仅次于圣保罗州的州,成为巴西内阁的发展重心。

    巴西钢铁公司将利用美利坚钢铁公司的技术,在这里建设3个百万吨级炼钢厂。

    巴西计划重新打造一套基础工业链,并与奥格兰谈判,希望能交换战俘,换一些圣保罗工业家族重新回归北巴西,弥补人才困境。

    合并三家北巴西的小银行,组建巴西联邦银行,巴西帝国银行,巴西工业投资银行,集中全国存款,贷款给这些大型国营集团。

    秘密进行国家托拉斯复兴计划,放弃与阿根廷正面对抗,专注低端通吃战略,包括购买苏联淘汰炼钢设备,允许美军使用累西腓海军基地,以此换取美利坚的军事援助,经济援助和技术设备。

    巴西打算复制二战策略,出兵越南,以此换取更多美援和美利坚市场,弥补国内发展不足。

    外资的大量涌入也给巴西带来许多严重问题,如国民经济重要部门被垄断,外国投资者干预本国内政,这就是暂时不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北巴西没有了圣保罗,但他们可以发明一个新巴西。

    但很快,一件事打破了巴西人的幻想。

    1965年6月6日,阿根廷,奥格兰,玻利维亚,乌拉圭,巴拉圭五国宣布在蒙德维的亚签订《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拉那盟约。

    最近几年在一些神秘势力的推动下,南椎体各国都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来自美利坚,有的来自巴西,有的来自阿根廷,有的来自军事政权的昏招。

    这让南椎体各国希望联合起来,对抗巴西和美利坚的联盟。

    猎鹰局在这几个国家吹风多年,扶持把控了文官机构,加上地下势力的推动,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四国加入阿根廷阵营,即将开启新的时代,阿根廷也付出最大努力,拉拢四个国家,特别是化解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的仇恨。

    就如同当初的德意志帝国建立一样,奥地利被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方案。

    巴拉那联盟也排除了北巴西,阿根廷选择了小南锥体方案。

    当时的普鲁士放弃吞并奥地利的重要考量是防止法国、俄国介入,而巴拉那联盟的规模控制也可降低美利坚直接干预的风险。

    五国总统均出席了会议,在会议中,阿根廷作为主要发起者,提出了合作共赢的口号。

    五国在煤炭和铁矿开采,各国钢铁厂建设是主要资金提供者,作为区域内相对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试图通过整合巴拉那河流域的煤炭、铁矿资源,电力和钢铁产能,推动区域自给自足。

    共同体条约签约前就被巴西,智利和美利坚的疯狂反对。

    阿根廷总统阿图罗?弗朗迪西,奥格兰总统塞夫罗?阿尔特,玻利维亚总统维克托?帕斯,乌拉圭总统安德内森?卡森,巴拉圭总统阿尔弗雷多?斯特罗斯纳参与了签约仪式。

    签约当日还有15家钢铁公司,57家煤炭和矿业公司,29家银行机构,21家电力公司参与其中。

    包括阿根廷最大钢铁公司拉普拉塔钢铁,汉斯钢铁,布兰卡钢铁等巨型钢铁公司。

    阿根廷外交部和贸易部专门成立一家政策性银行,阿根廷国际银行,用于给其他国家提供基础设施贷款。

    阿根廷国民信贷,阿根廷商业储蓄,阿根廷农业信贷,阿根廷工业信贷,阿根廷国民储蓄,阿根廷建设信贷,阿根廷交通发展,阿根廷抵押银,阿根廷标准。

    至此科恩内阁控制了10大国营银行,算上阿根廷邮政储蓄,一共11家大型银行,除了邮政储蓄银行未加入,其他10大银行通过信贷投放、跨境结算等方式支持《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条约》项目。

    五国试图效仿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模式,通过联合调控战略产业减少外部依赖,特别是巴西和美利坚的依赖。

    阿根廷将建立起对抗巴西-美利坚主导的经济体系,影响力增加,而且获得更大的市场,与玻利维亚的经济联系加深了,减少对巴西铁矿的依赖。

    电力的合作也是煤钢共同体的发展重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四个大型发电项目,主要涉及巴拉那河流域的开发和乌拉圭河流域开发。

    阿根廷和巴拉圭的官方合作是从亚西雷塔水电站项目的合作开始的,这个阿根廷最大的单体水电站的二期发电项目在三年内彻底完工,总投资达到了11亿美金。

    装机容量从一期的75万千瓦增长到40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从50亿千瓦时增长到210亿千瓦时。

    巴西解体后,来自巴西的压力减少了,前面有巴拉圭扛着。

    乌拉圭希望强化与阿根廷经济联系,平衡巴西影响,特别是加强与雷里奥斯省的经济合作。

    两国合作的萨尔托格兰德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年发电量80亿千瓦时,总投资6亿美金。

    第一大水电建设项目伊瓜是苏水电站项目,奥格兰和阿根廷共同开发,总投资规模12亿美金,这个是伊泰普水电站的前期论证工程。

    伊瓜苏项目建设在伊泰普水电项目的上游,建设难度要高于亚西雷塔水电站项目,类似于新华夏的葛洲坝和三峡工程,建设完成后也可以减少主坝风险,是巴拉那河梯级开发的一部分。

    伊瓜苏水电站项目最终定名乌拉圭河试验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320万千瓦,完全建设成后年发电量可以达到180亿千瓦时。

    三个项目都属于超大型混凝土重力坝,涉及到跨国河流资源分配机制建设,进行梯级开发。

    电力边境合作项目都是为了阿根廷奥格兰巴拉圭三国合作的超级项目,伊泰普水电项目进行实验性论证。

    巴拉圭斯特罗斯纳军事政权一直在寻求国际合法性,巴西解体后,巴拉圭压力减轻。

    这次条约签订,可以拉来阿根廷投资,与奥格兰,阿根廷两国一起修建伊泰普超级水电站,投资规模也比亚西雷塔水电站增加四倍多。

    伊泰普水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预计总投资规模达到100亿美金,一个水电站就能达到全阿根廷100个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资金,目前以阿根廷的国家实力还负担不了。

    但就阿根廷电力公司估计,修建伊泰普水电站超过了阿根廷的国力范围,资金缺口巨大。

    而且目前阿根廷暂时没有建设这样的超级工程的能力。

    预计5年后才有机会立项,那时候阿根廷经济规模预计达到1100亿美金左右,正式建设至少要等到10年后,1975年才能正式立项,那时候阿根廷经济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金,技术和工程建设能力更加成熟。

    奥格兰国内的工业家希望促进工业发展,建立取代巴西的新市场,融入南锥体区域经济体系。

    玻利维亚帕斯总统府希望突破内陆国资源出口瓶颈,同时与巴拉圭建立和解,并以资源合作换取阿根廷庇护,安抚国内矿工工会抗议,吸引更多玻利维亚工人回家发展。

    帕斯还提出保护瓜拉尼人等原住民的土地权利,避免资源开发引发冲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