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现在的三年一届,已经算是科学和合适,这方面也不能改。
最后一部分的官员,来自于荫补。
大周对臣子的善待,体现在方方面面。
大周朝荫补的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在各朝各代之中,都独占鳌头。
大周也是第一个对荫补进行了数量化的规定的王朝。
也就是说,荫补的数量直接和官员的职位有关。
高级官员,比如说参知政事,也就是副相,不仅仅可以荫及自己的子孙,亲戚,甚至是自己家的长随,门客,也在荫补范围之内。
总而言之,每一个当官的朝廷都分配了名额。
高级官员退休了,也有荫补的名额,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在特殊的时期,皇帝登基、皇子诞生这些重要的日子,大周也会对官员进行额外的荫补,分发额外的名额。
虽然这些荫补的官员,都因为没有正经的科举出身,大多前途有限。
但是大周朝冗员最严重的,恰恰也是基层官员。
开国初期,大周得国不光彩,为了拉拢读书人,赵家都是各方面尽量的厚待读书人,方便获得支持。
现在赵家已经统治了大周大几十年,正统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
已经可以适当收回一些过分的厚待。
“盛卿,这么做,会不会显得朕有一些刻薄寡恩?”
想要搞改革,肯定要促动各方面的利益,想要当一个仁宗皇帝那样各方称赞的老好人,那肯定不可能。
但是新帝这样做,肯定比赵宗全为了一己之私,搞党争惹得一片骂声值得。
“真的心怀天下的官员,都是可以理解陛下你的。”盛长柏安慰皇帝道,盛长柏年纪不大,皇帝比盛长柏还要小上两岁,就是坐上了帝位,也需要人鼓励和支持:
“再说了也不至于有太多的人反对。就是削去了官员的大半荫补名额,官员自家子孙也足够用。只要官员的子孙,还可以得到荫补,就不会有什么人强烈的抵制。”
盛长柏和新帝聊完,新帝和几个忠臣商议之后,也就正式提出来官制改革。
“则诚,你对官家提出,要解决冗官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朝堂都热闹了起来。”海岳父对盛长柏揶揄道。
这一次,盛长柏算是捅出了一个大事,让这个朝堂都跟着忙碌了起来。
“岳父,你我都知道,大周的三冗问题,已经到了不解决不行的程度。”
对于冗官的问题,盛长柏还是参与不了太深。
真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