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提供的《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30-40

    第31章 老朱家的留学生(四)

    基地里短暂的寂静了一下, 倏尔,地板开始震动,蒲安觉得自己像是鼓面上的昆虫,每一声震动都与她的心跳重合。

    理工专家们死死盯着监测屏, 文史专家们则想方设法要绕到蒲安背后去, 这可是活的明太祖和明成祖,谁会不想看一眼呢?

    最忙的是从事公关的工作人员们, 他们在紧密监测舆情, 所有公关方案立刻启动。

    蒲安坐在封闭降噪的直播间里, 虽然听不到外面的声音, 但她能看出尘土喧嚣、人仰马翻。

    自从和李清照打完麻将, 所有工作人员就致力于研究如何与古人视讯, 可是一直没有结果。

    但是今天突如其来的,跟古人可以视频联系了, 怎能不让人震惊?

    她看到她的粉丝们打出一连串问号, 冷汗都要下来了,正想用什么理由搪塞过去,就看到公关人员们涌进直播间留言,引导舆论——

    “up主也太拼了吧?竟然找真人cos, 看来真的赚到钱了。”

    “是在演假如朱元璋、朱棣遇到朱祁镇,会发生什么吗?”

    “我估计朱祁镇会被打死。”

    打死倒不至于打死,就是朱祁镇吓得差点撅过去。

    毕竟亲爹早就驾崩了,爷爷、太爷爷他更是见都没见过, 突然一堆祖宗出现在眼前,可不就吓一跳么。

    朱元璋他们也看到这个后代子孙了。

    朱祁钰拉住哥哥, 将他人中都掐出血印, 才把他掐醒, 醒来后的朱祁镇,一睁眼就看到天上三张络腮胡圆脸,差点梅开二度,再晕过去。

    蒲安看着屏幕,推测这些人的身份。

    屏幕一里面,是一个五六十岁,饱经风霜的老爷爷,带着两个二三十的青年。

    屏幕二里面,也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爷爷,脸更黑些,带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屏幕三里,是两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周围还有一堆着禽兽补子的人。

    人们看到自己也上了天幕,齐齐震惊。

    皇帝不愧是皇帝,朱元璋和朱棣震惊没几秒,就回过神来,指着朱祁镇和朱祁钰问道:“你们俩,谁是朱祁镇?”

    朱祁钰默默远离了哥哥,假装不经意地瞥了眼他。

    朱元璋立刻抓起茶杯,向朱祁镇扔过去,只是有时空相隔,茶杯没能扔到朱祁镇身上。

    朱元璋哪能忍下这口气,左右一看,四儿子还在这儿呢,他立刻脱下鞋:“你看看你生的好重孙!”

    屏幕一里面开始鸡飞狗跳地打儿子。

    朱棣发现不能打朱祁镇一顿后,也随手抄起灯架,追得朱瞻基满殿乱窜:“你看看你生的好儿子!”

    屏幕二里面也开始鸡飞狗跳地打儿子。

    直播间里一片寂静。

    在专家们的设想中,第一次与古人视讯,那必然是宛如国家领导人初次会议,双方在严肃活泼的氛围里,达成文化与科技的交流,互惠互利,促进彼此的发展。

    可现在……

    蒲安看到自己直播间的粉丝们看起热闹来,评论区里一片哈哈哈。

    她僵硬地抬头,希望能从大佬们那里得到帮助,只见谭局和一干教授们都趴在玻璃罩上,举着一块提词牌:“小蒲,快想想办法啊!”

    小蒲能想到什么办法?小蒲也很慌张啊!

    蒲安清了清嗓子,强笑几声:“哈哈哈,大家演得很卖力,那什么,我们继续,刚刚讲到王振了,对,王振,一代权宦。”

    朱元璋和朱棣停下来。

    太监的一身荣辱,俱系于皇帝,所以皇帝才会信任太监,朱棣之所以设置东厂,是因为他笃定,太监离了他,就是自寻死路,在他手里,太监掌握再大的权力,也掀不起浪花。

    那么,这个一代权宦是怎么来的?

    朱祁镇别开脸,他有预感,等这位姑娘说完他与王振的故事,父祖肯定会更生气。

    【王振自幼入宫为太监,在内书堂读过几年书,因为办事谨慎,被朱棣派到朱高炽身边,后又被朱瞻基派到太子朱祁镇身边陪读。

    朱瞻基驾崩时,朱祁镇不到十岁,所谓主少国疑,幸好朱瞻基留下了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内阁,以及张辅这样的忠心老臣们,与有女中尧舜之称的太皇太后张氏,一起稳住了朝政。

    朱祁镇因为年幼,不能接触政务,每日的工作就是学习,但他一个小孩,肯定不喜欢天天被拘着,所以在老臣们给他开筵讲学时,朱祁镇迅速拒绝。

    而王振这个时候的形象,就是深受主人家三代重用,与小主人有着极其深厚情分的忠仆,相较于时常啰嗦上谏的臣子,显然,完全听命于皇帝的王振,更得朱祁镇的宠信。

    他登基后没多久,王振成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

    作为皇帝的代言人,王振的行为与皇帝的心意脱不开关系,无论是他‘招权纳贿’,还是挑衅试探前朝大臣,都离不开皇帝的默许。

    朱祁镇之所以这么纵容王振,实际是为了将散落在大臣手里的权力,收揽到自己手里,朝臣们向王振臣服,实际上是在向王振背后的朱祁镇臣服。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薨逝,朱瞻基留给儿子的老臣们要么逝世,要么为保全自己,不干预国事,皇权被朱祁镇牢牢抓在手里,王振的权力达到巅峰。

    据记载,王振那时‘无大小皆望风拜跪,举朝以父翁称’。

    此时,朱祁镇从登基时不足十岁的儿童,长成了一个热血的中二少年。】

    听天幕娓娓道来的朱元璋和朱棣略微平静了点,截止目前,这个后世儿孙的作死行为,尚且在他们俩的容忍范围内。

    难不成是那个叫王振的阉人,欺上瞒下,通敌叛国,造成了皇帝被俘的耻辱结局?

    【瓦剌与鞑靼,都是大明的心腹之患,正统年间,瓦剌时常犯边,大明边疆被侵扰得烦不胜烦。

    瓦剌的太师也先,以朝贡为名,常常来大明混吃混喝,他们上供的贡品不过是寻常之物,但大明为了面子,给进贡者按人头回礼,且礼物颇为丰厚,也先抓住这个占便宜的机会,时常率领上千人来明朝进贡,每每离开时,都会拉走一大批财物。

    这引起了王振的不满,减少对也先的赏赐,也先以此为由,挥师南下,兵临大同,威胁京师。

    其实在也先南下之前,就有朝臣上书瓦剌有不臣之心,请求支援边疆,但都被朱祁镇和王振忽略了。

    在朱祁镇看来,区区瓦剌,当年被□□、成祖按在地上摩擦,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如今竟然敢和大明叫板?他怎会把他们放在眼里,必须打服他!

    他忽略了瓦剌经过十几年无战事的休养,已经养出了一批精锐,忽略了明朝建国多年,军队里已经出现了贪污腐败的现象,战斗力大幅下降,甚至有人与瓦剌勾结,向瓦剌提供武器。

    不顾于谦等多位老臣的劝谏,在王振的建议下,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30-40

    客观来讲,正统三年,朱祁镇命王骥收拾了侵扰边境的鞑靼阿台汗,又平定了土司思任发侵占南疆之举,在麓川之役中大获全胜,这些确实给了朱祁镇自信的资本,但也导致了明朝兵力损失,军饷亏空。

    可朱祁镇看不见结果,只看得见成果。

    这些成果以及阿谀奉承,让成长在宫廷中的朱祁镇产生了一个错觉,那就是,祖宗能行,我也能行。

    朱祁镇御驾亲征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土木堡之变,这场变故,是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朱祁镇只垂头不语,事实的惨败给了他迎头痛击,听天幕如此是讲,他更觉失了面子,可现在他站在外面,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评论区里都在讥讽朱祁镇——

    “朱祁镇:都别慌,我来送菜了。”宏摟淑源

    “他跟朱允炆肯定很有话聊,都是那种爷爷能行,所以我也能行的人。”

    “堡宗和□□之间,隔着几百个朱厚照的差距,也太没自知之明了。”

    【正统十四年七月,朱祁镇集结了五十万瓦剌留学观光团,正式去送……啊不,正式去打仗了,走之前,他命令郕王朱祁钰镇守京师。

    他将一应军务处置权交给王振,但王振不懂军事,胡乱指挥,导致将士们不满,甚至想要刺杀王振,只可惜这个计划没有实施。

    大军一路西行,士兵们在路上看到之前与也先大战的袍泽尸体,士气低迷。

    一干要找皇帝商议军情、或劝谏止步的大臣,尽数被王振拦下,其间军队里还发生了惊营,导致士兵愈加人心惶惶。

    在风潇雨晦,粮草短缺,六军丧气的情况下,明军抵达大同,但他们并没有发现瓦剌的踪迹。

    辛辛苦苦为打仗而来,朱祁镇怎么会甘心未赢一战就回去?

    于是他命令明军立刻搜寻战机,未经休整的军队马不停蹄地忙起来,朱祁镇或许心想,五十万大军对上瓦剌,那不就是直接推平吗?有什么可避让的?所以主动出击。

    时值八月,明军这边全无瓦剌军队的消息,但瓦剌却暗中将明军的踪迹打探得一清二楚,不久,宣府传来敌袭的消息,朱祁镇执意命令全军前往宣府,他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掉进了瓦剌的陷阱里。

    瓦剌尾随明军来到宣府,与在宣府蛰伏的瓦剌大军会合,将明军包了饺子。

    因为朱祁镇和王振的命令,武将朱能、薛绶、吴氏兄弟等人在鹞儿岭、鸡鸣山战死沙场,明军溃败,兵部尚书邝埜苦苦劝谏朱祁镇退避居庸关,但朱祁镇却让大军驻扎在土木堡。

    为什么会驻扎在土木堡,目前有三种说法。

    第一,王振以自己辎重千余辆未至为由,留待之。这是在史书中有记载的。

    第二,朱祁镇觉得土木堡是个伏击瓦剌的好地方,打算留在这里,将瓦剌歼灭。

    第三,镇守宣府的指挥使闻瓦剌军来,弃城而逃,放弃了包括宣府在内的周边各个城池,可能瓦剌已经占据了这些小城,其中就有距离居庸关最近的怀来城,所以明军不得不驻扎在土木堡。

    up个人觉得,驻扎土木堡不是因为某个单一的原因,综合这三种说法,我们可以得出,由于朱祁镇统治失力,未察国家弊病,却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因此冒进出军,然后节节败退。

    瓦剌将土木堡团团包围后,控制了土木堡的水源,使明军兵马断水,八月十五中秋团圆日,瓦剌派使者前来求和。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瓦剌包围得好好的,土木堡断水断粮,只要再围几天,明军必然支撑不住,他们就可以轻松获胜,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来求和。

    但朱祁镇和王振却匆忙起草了诏书,然后命令拔营,明军离开土木堡,南行不久,就遇到了折返的瓦剌大军。

    这是一场绝望的屠杀,慌乱的明军互相踩踏,或听信瓦剌脱掉盔甲即能活命的鬼话,很多士兵赤身裸体而死。

    在这场战争里,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五十多名随朱祁镇北伐大臣,都死于混战中,朱祁镇眼见回天无力,于是躺平,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然后被瓦剌军抓住带走,正式开启了他的留学生涯。】

    蒲安读完这段历史,就看见屏幕上亮起烟花特效,紧接着浮现一行字——朱重八开局一个碗打赏金币三千。

    朱元璋看起来很平静,但声音却昭示了他压不住的怒火:“有没有办法让老子打这狗东西一顿!”

    蒲安:……啊这,她要是知道怎么实现时空穿梭,她就不会坐在这里直播了。

    蒲安摇头道:“虽然没办法让你亲自去揍不肖子孙,但是我可以向你提供先进武器制作法,让你直接灭了瓦剌、鞑靼、兀良哈,永绝后患。”

    看直播的粉丝们一起配合演戏——

    “up开启了新的直播风格,穿越直播。”

    “□□,你多看看堡宗事件,能治低血压。”

    “明朝中后期,无论拎出哪个皇帝,都能治低血压吧。”

    “其他皇帝好歹有可取之处,崇祯虽然亡国了吧,但他接手的江山基础不咋样,而且他最后自缢而死,也算是天子死社稷,朱祁镇是将一个大好河山直接作得半死不活,还直接给敌军带路,能跟他一较高低的,恐怕只有秦二世或者宋徽宗了。”

    朱棣那边又开始打孩子了,朱瞻基被打得上蹿下跳,连连保证,他日后绝不会给孩子取名朱祁镇,也不会立孙氏的孩子为太子。

    老朱家鸡飞狗跳,大明朝的百姓们,则默默抹泪。

    流泪的都是军户,世代为兵,一年前,家中儿郎奔赴前线,他们虽然知晓战场上的血腥,却也期盼着孩子能得上天庇佑回家,毕竟那可是御驾亲征的大军。

    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孩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