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永乐大典》被专家们整理出来,还没向外公布,但内部研究人员隐约得到了些消息。

    在难得的和外界通话日时,蒲安看到好几位专家都被朋友夺命连环call。

    “听说有人找到了部分《永乐大典》?”

    不,不是部分,而是全部。

    “从哪个墓里挖出来的?我们考古群里没人有这个发现啊!难道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不错,某种角度而言,还真是天上掉下来的。

    “我知道了,一定是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当年抢去了,是不是小日子?”

    不,你这次冤枉小日子了。

    专家们一边敷衍朋友们的电话,一边脸上得意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挂断电话后,专家们对着蒲安笑成一朵花:“秦良玉所处年代,刚好与张居正生活的时代有所重合,小蒲啊,让我们看看张居正呗。”

    蒲安为难:“可是张居正的那些政策,我都不熟悉,怎么直播?”

    “不说张居正的政绩,你随口一提他的名字,让咱们看一眼就行。”

    那可是张居正,“吾非相,乃摄也”的张居正啊。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6-01 23:11:062023-06-02 22:44: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西卡 20瓶;南宫靖 6瓶;不想起床 5瓶;天赋予的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章 谁?谁要害我居居?

    万历七年, 张居正一早拿着奏疏进宫去了,昨日皇帝要户部拨款十万,供御膳所用,户部穷得叮当响, 哪还有钱, 他为劝谏皇帝而来。

    宫人们见到步履匆匆的首辅大人,都避退一旁, 张居正想着国事, 并未在意宫人, 忽然, 他听到天上传来声音——

    “传说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 有一腿。”

    张居正一下子就滑倒了。

    什么?谁和谁有什么腿?

    这名字很熟悉, 但组合成一句话,他怎么就听不懂呢?是谁要害他?

    住在后宫的李太后一口茶喷出来。

    谁?谁不要命了, 竟然污她名声?她就是要效仿赵姬, 也不会看上大她二十多岁的老男人啊!

    张居正是迎着帝王复杂的眼神,从地上慢慢起身的。

    朱翊钧自登基以来,视张大人如师如父,但他万万没想到, 竟然会有这样的流言传出。

    若是旁人如此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30-40

    言语,万历必然要杀之以震天下,可是……

    万历七年的所有人,都抬头看天, 只见天幕中一女子独坐,看上去温和的女子, 说出来的话却让人咋舌。

    不少宫人绝望地想, 自己听到如此宫廷内幕, 还能活着出宫吗?

    蒲安在说完开场白后,紧接着就辟谣:“当然,这些都是谣言。”

    张居正捂着心口,知道是谣言还说出来?

    【万历这个时代很特别,现在有一种说法,叫明朝亡于万历,当然,明朝亡国不能归咎于一朝一帝,不过万历皇帝确实是明朝奇葩皇帝之一。

    他的奇葩点在于,他不上班。

    明朝不上班的皇帝很多,比如成化,比如嘉靖,但成化还会偶尔上朝看大臣打卡。

    嘉靖虽然不上朝,但他是个搞政治斗争的好手,最起码在嘉靖登基后的前十几年,或者说在修仙之前,于政治上,嘉靖还算正常皇帝,甚至有点中兴之主的模样。

    但万历的不上朝,是彻底躺平摆烂。

    从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武官勋贵死伤大半,文官没了掣肘,且封建王朝治理国家,都是重文,这就导致大明文官集团权力膨胀,一度让皇帝都受制于朝臣,甚至边缘化皇帝。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皇帝设置锦衣卫与东西厂,任用武官与宦官对抗文官集团,而不上朝,是皇帝与文官斗气的方式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政府机构还能运转,全靠他们独特的内阁制度,万历朝前十年靠张居正,张居正死后靠申时行,申时行因为立太子一事辞官后,万历皇帝朱翊钧就直接躺平了。

    相较于嘉靖时不时回复大臣‘私聊’,国本之争后,万历是完完全全的消失,除了战事,连大臣辞官的奏疏都不回复,缺官也不补,后来大臣也不管皇帝批不批辞官折子,直接自己走人,摆明老子不伺候了的态度。

    恶性循环下,造成六部尚书只剩一部的千古奇观,很多政府运行系统直接瘫痪。

    就是洪武后期,朱元璋大肆杀官,也没有让朝廷缺过这么多人。

    史书记载,‘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据说有位叫雒于仁的万历年大臣,入朝十数年,只见了皇帝三次面,因此写下《酒色财气四箴疏》劝谏万历。】

    张居正听着天上所言,脸越来越黑,观其言行,仿佛是预知大明未来之事,那么天上女子言之“明亡于万历”,不就是在说万历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他仔细看向天幕,只见左下角不断出现他人言论——

    “会不会是万历早就死了,近三十年不上朝只是掩人耳目而已?”

    “这倒不至于,我觉得万历就是前期被张居正、太后和一干大臣压制得太狠了,导致后期他直接选择逃避。”

    “嘉靖和万历算是开启了大明特色君主立宪制,君主离线。”

    “万历是斗不过文官吧,想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所有大臣都反对,他争不过索性不争了,直接开摆,毕竟跟文官作对可不是好事,明朝死得不明不白的皇帝又不是没有。”

    “万历身体也不好吧,好像有糖尿病还是腿脚不好来着。”

    “身体不好还活那么长时间,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就是他。”

    张居正越看越觉得喘不上气,直到在这些言论中看到一个名字——

    朱重八开局一个碗:“什么玩意?竟然连文官都斗不过?斗不过就杀啊!锦衣卫是吃干饭的?怕他鸟事。”

    张居正和朱翊钧:……

    这个名字,以及这种说话风格……

    蒲安感到了熟悉的震颤,朱元璋的圆脸又出现在直播间里,直播间外的专家们都激动起来,朱元璋又来了,张居正还会远吗?

    张居正已经呆住了,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他见过武英殿的挂像,天上男子与□□几乎一模一样。

    这一天,所有万历朝的大臣,都回想起了□□杀官十万的恐惧。

    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了自己的祖宗,会和他说什么,朱翊钧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他现在在被祖宗骂

    朱元璋吐出一连串优美的国骂,让朱翊钧深深意识到,他原本以为严格的张先生,相较于□□而言,张先生是多么温柔可亲啊。

    【总之,虽然万历后期不咋样,完全称得上昏君,但在前期还是可以的,主要是因为,前期有张居正。

    所谓的‘万历新政’,其实是张居正新政,张居正的改革,的确将冲向悬崖的大明,稳住了几分。

    他施行的考成法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施行‘内修守备’加强边防与明军战斗力,提拔了包括抗倭英雄戚继光在内的诸多名将。

    新政的核心‘一条鞭法’,从新丈量天下土地,清理隐田,改变朱元璋定下的按户纳田赋、服徭役的制度,而是按田亩多少来纳税,按人丁数目服徭役,且赋税徭役用银两折算,减少被吏卒贪污的可能性。

    现在来看,一条鞭法也有弊端,比如田亩的产量不能一概论之,有些田面积大,但产量不高,又比如南北经济差距大,南方商业发达,可以通过贸易,将赋税换成银两,但北方却缺少换白银的商品,且商品与银两有时不能等价交易。

    但张居正的新政总体而言,是有利于百姓的,然而却触碰到了士绅阶级的利益,尤其一条鞭法,遭到了这为日后的倒张运动,埋下伏笔。】

    朱元璋听到一条鞭法,若有所思。

    评论区哀嚎一片——

    “考成法,kpi,张居正我恨你。”

    “明朝是不是挺缺白银的?我记得日本有个银矿,要我穿越到明朝,先打下小日子,再平了高句丽,将海线扩大,建立港口,直接和两个牙争海上天下。”

    “想得挺美,咱们要是穿越到明朝,就是交不起赋税、饿死的平民,更惨的是穿到明末清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评论区讨论得热火朝天,张居正从中得到了许多讯息,譬如银矿、譬如女真,还有一件事……

    倒张运动?

    听到这个说法,张居正就明白,日后绝对有人致力于让他倒台,从而瓜分被新政削薄的利润,但陛下是他一手教出来的,有陛下在,即便他离世,想也不用太过担心。

    【只是,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万历十二年,皇帝颁布诏书,历数张居正罪状,说他‘钳制言官,蔽塞朕聪……本当斮棺戮尸’,然后万历皇帝和一众大臣开始清算张居正。

    张居正推行的新政,也人亡政消。

    在倒张运动中,因为抄家的官员将张府围起来,数十名张家人直接饿死,张居正长子不堪受辱,亦为了其余家人有活路,直接自尽。

    这件事太过惨烈,震动了朝堂官员,万历才停止了对张家的清算。

    张居正是个清官吗?肯定不是,他生活奢靡,据说轿子需要三十二个人抬,抄家时抄出来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不过比较之下,差不多是太监冯保的十分之一的财产。

    张居正是个孤臣吗?也不是,他拉党结派,排除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30-40

    异己,这些看似奸臣才会干的事,张居正干过不少。

    张居正不慕权势吗?更不是,他父亲去世后,张居正奔丧,朝中一应大小事务要快马送到他手边,经他同意才能执行,乃至于最后夺情,不为父丁忧,张居正受到了许许多多弹劾。

    他的确私德有亏,不是完人。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海瑞评价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但张居正是个好官、是个忠臣吗?他是的。】

    蒲安读完这段脚本,最后一句话,是那位请求顺嘴提一下张居正的教授加上的,他强烈要求蒲安读出这句话。

    直播间的画面花了几秒,又一块屏幕连接上了直播。

    画面里是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和一位四五十的老人,蒲安猜到,这两位,恐怕就是明神宗朱翊钧,和一代名相张居正了。

    评论区不断涌现出留言,蒲安发现都来自同一个人,而且昵称还很熟悉,好像是基地里某位公关人员的账号。

    那位请求直播张居正的教授研究明史,现在利用职务之便,抢过公关人员的账号,在蒲安直播里刷评论。

    “太岳,你是个好官,后世之人永远记得你!不过据明实录记载,你后期不怎么听别人建议,要善于纳谏。”

    “看看大明怎么对待功臣,为大明续命的于谦被杀了,太岳也被清算,唉,权力太大,难免功高震主,你得小心。”

    “太岳,你要是再多活十年,大明一定会走上不一样的历史道路。”

    张居正方从自己结局中缓过神来,就看到一串串溢美之词迎面而来。

    其他观众很是疑惑——

    “怎么回事?张居正请水军了吗?”

    “哈哈哈,估计是明粉吧,或者是张居正的唯粉?”

    “说明亡于万历还真不假,张居正死后,万历要是能按照之前的政策继续下去,大明也不至于在万历死后,二十年左右就亡了。”

    “张居正对万历确实如师如父,但他太严格,完全是那种严父,可他又不是万历的亲爹,只是臣子,那自然会被皇帝记恨啊。”

    “张居正死后,反对他的人以为他们终于能施展才华,然后发现没有张居正,大明早就亡了。”

    “就是死得太早了,太可惜了。”

    见到研究了一辈子的历史人物,明史专家好不容易才平缓自己激动的心情。

    张居正看到天幕中人对自己寿数不长的惋惜,心中亦升起世事无常之感,今日天幕如同当头棒喝,让他一下子明白过来,自己之前做错了什么。

    他的确不该如此对待皇帝,他太急于将皇帝培养成明君,太害怕时间流逝无情,他忘了尊卑有别,他竟然在逼迫皇帝。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