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叫卖的《南洋日报》、《南华晚报》、《星洲日报》上,经常能看到关于南洋工业建设、劳工保障、新式小区落成的报道,配图清晰,描绘的生活图景令人向往。
一些从南洋返回的商人,提起那里的效率和规矩,无不竖起大拇指。
这更坚定了卢作孚南下的决心。
跨过蜿蜒不绝的史蒂文森公路,进入南洋合众国控制下的勃固北部,考察团成员们立刻感受到了不同。
他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极致的效率与秩序。
在边境检查站,没有民国关卡常见的散漫、刁难和隐晦的“茶水费”暗示。
穿着笔挺制服、佩戴“南洋海关”臂章的工作人员,态度礼貌而专业,检查证件、登记信息、抽查行李,流程清晰高效。
一个年轻的关员甚至能用流利的川音向他们解释入境规定和注意事项。
“这……这就完了?” 火柴厂的赵老板看着盖好章的证件,有点不敢相信。
以往在民国境内跑运输,过一道卡子不磨蹭个把小时、塞点好处,简直寸步难行。
“卢公,您看这路。” 机械厂李厂长指着窗外惊呼。
出了检查站,一条崭新、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出现在眼前,一直延伸向远方。
路上车辆不多,但跑得飞快。
道路两旁,是规划整齐的防风林和排水沟。
这与他们来时在民国境内公路上经历的颠簸、泥泞、时常堵塞的景象,形成了天壤之别。
“这是……南华基建公司修的‘南洋3号干线’北段。” 随行的南洋方面派来迎接他们的联络员,一位姓陈的年轻人自豪地介绍,“3号线从汴州城(曼德勒)修到密州城(密支那)再连接边境。再加上1号干线和2号干线,这些公路未来要连接整个南洋。大统领说了,‘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才是经济的血脉。”
卢作孚默默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心中波澜起伏。
光这道路的质量和规划,就远超民国。
民国的官员们哪里会想到发展公路,进而提升商业环境呢?
更遑论‘要致富,先修路’这样精辟的口号。
否则他的民生公司也不会借助长江航运,飞速发展了。至于修公路的钱?怕不是都进耿专员兜里喽……
-----
众人越往南走,进入南洋腹地,这种“政清人和”、“高效务实”的感觉就越发强烈。
在密州城,他们参观了正在扩建的伊洛瓦底江边的港口。
巨大的龙门吊正在安装,码头规划得井井有条。
卢作孚看到悬挂着“南华航运”旗帜的江上货轮正在装卸货物,旁边也有悬挂着南洋旗帜的其他公司商船在作业,秩序井然,效率极高。
港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起港口的吞吐能力、未来规划,数据详实,思路清晰,毫无民国官场那种云山雾罩、推诿扯皮的风气。
喜欢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请大家收藏: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请大家收藏: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