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寒门宰相 >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稳扎稳打(大大更)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稳扎稳打(大大更)(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能罢吕惠卿,只是眼下章楶为行枢密使总督陕西五路,那么河东经略使再换上自己人,朝廷肯定要觉得他造反了。

    所以只有让吕惠卿继续在河东经略使的位置上,自己才能完成灭党项大业。

    范纯仁闻言出班,沉声道:“吕惠卿借整饬边备之名,苛敛民财。”

    “这些年吕惠卿不断以加固河东为名,向朝廷要钱要人要人,颇有拥兵自重之意。这次还以朝廷的名义在河东私征牛皮税,十村九寨几无耕牛。”

    “甚至强征民屋充作营垒,河东百姓怨声载道。”

    “臣闻太宗朝时吕蒙正荐人三不用,章越不疾不徐道:“即骤贵者不用,寡恩者不用,刚愎者不用。只要吕惠卿不合此三论,臣以为姑且留之。”

    “吕惠卿虽苛酷,然边将临敌,岂能尽善?可削官示惩,观其后效。“”

    皇太后温声道:“便依章卿所奏。“

    范纯仁再奏:“章惇刚愎自用,当严惩。“

    章越道:“臣也以为章惇当贬,不过臣之前听闻朝中言语,章惇曾言北齐娄太后,曾废孙子少主,而立儿子常山王高演。”

    “其曾在朝中言语‘如今主少国疑,北齐宣训事仍可忧虑’。”

    “其言自以图危上躬,且浸及太皇太后当贬也。至于贬至何处……皇太后和陛下自有圣断。”

    章越此言一出,范纯仁,范百禄都略有所思,官家看了章越一眼,有所掂量。

    章越这话属于正话反说,章惇都要被贬了,不过太后你看在原来的情分,不可太过。

    皇太后想了想看了皇帝一眼,她知道章惇在此事上有功劳,但这时还是不可与太皇太后扯破脸。必须委屈一下章惇。

    皇太后道:“章惇如今已贬知汝州,就罢其差遣,再改知杭州。”

    范纯仁范百禄心想,章惇虽说先后被处罚,但处置并不严厉,在章越的主持下都还是留了分寸。

    ……

    范纯仁范百禄二人退下后,皇太后道:“章卿于新旧两党间多方调停,老身冷眼旁观多时,深知卿维持这般局面殊为不易。“

    少年天子端坐御座,目光澄澈:“朕今日方知何谓'相忍为国'。“

    章越紫袍微振,肃然长揖道:““臣不敢当。既居相位,自当秉公持正。待平定西夏,陛下亲政之日,便是臣归田之时。”

    “不可!“珠帘后传来茶盏轻磕之声,向太后声音陡然提高:“国事千钧重担,非章卿不可托付!此话休要再提!“

    十二岁的天子竟自御座起身。

    他略显稚气未脱的面容此刻庄重非常,一字一顿道:“朕愿章卿再相天下二十载,待朕弱冠亲政,方将国事全权相托。“说着竟以弟子礼向章越拱手。

    太后又添一句:“老身与皇帝心意相通。章卿若去,如折栋梁,这朝堂怕是要倾。“话音未落,言语竟有哽咽。

    章越保持着揖礼姿势,余光瞥见天子的靴尖已抵至自己眼前三尺之地。他心知这番挽留绝非虚礼——少年天子眼中热切,以及太后言辞的诚恳,俱是真情流露。

    章越有些感慨,到了他这个位置就是怕如坤卦中所言,黄裳元吉之后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自己今日位极人臣,若不知进退,恐有亢龙之悔。然则太后天子如此推心置腹,倒叫他这番以退为进之策,平添几分愧疚。

    挽留后,章越道:“蔡京回报,萧禧道本朝若要打灵州,辽国要出兵打定州。”

    垂帘后传来茶盏轻颤的声响,似有些皇太后束手无策。

    “这萧禧如何察知?”

    “蔡京以为是故意试探我等。据党项降将野利所言,党项早已察知我军出泾原路包围灵州的意图,若是以此禀告辽国也不意外。”

    “依侍中之见如何待?这...这该如何是好?”

    章越道:“三镇辅军审案已出,似司马光等大臣言要尽株连之事,臣不认同。”

    “皇太后,陛下既宽容了蔡确,章惇,吕惠卿,何不能宽容这些辅军将领呢?”

    众人恍然,章越保吕惠卿,章惇,也有安定辅军军心之意。

    章越的声音愈发清晰道:“臣以为既是首恶已是惩处,本着使功不如使过之策。那么三镇辅军可以尽数调至大名府一线布防,以待辽军南下。”

    “让这些将士戴罪立功。”

    “若是不敌,再两罪并罚不迟。此刻若动摇军心,恐生大变。”

    皇太后已是明白,章越的主意,此刻她有些后悔若将章惇,吕惠卿处罚太过,寒了下面将士的心怎么办。

    那些旧党范百禄,范纯仁是忠贞,但是根本不知体国。就算要清算,也要等到辽军退去后再说。

    她大约知道定州是在河北。

    身后阎守懃取出舆图给皇太后看过,皇太后点点头,确认定州的安危至关重要。

    向太后道:“先帝在世时,一直担心辽国兵临河北,河北百姓遭到涂炭。”

    “本有章卿坐镇,老身原不该忧虑。可这心里...”

    章越道:“臣请大张旗鼓调兵至大名府。而辽军知我有备,未必敢真打定州。”

    “三镇辅军宜择将帅,请太后和陛下斟酌人选。”

    殿中李宪一直静默不言,听到这句话心底一动,但还是低下头,只是下意识攥紧拂尘。

    他明白凭内侍的身份能身居高位,并统领大军,所在乎者无非一个忠字。而他李宪便真真正正地忠于陛下的人。

    去年他因‘罔上害民,贻患国家’之事被弹劾,贬为右千牛卫将军。本以为再无机会重返庙堂。

    哪知太皇太后失势,章越又重回朝堂,他连夜被皇太后召回了京里。

    石得一看了李宪一眼,皆觉得这个人选,他可以胜任。

    皇太后道:“老身看李宪甚是合适。”

    “李宪...臣...“李宪的喉咙突然发紧。他疾步出列跪倒,额头重重磕在地砖上。抬起头时,这个曾经统领二十万大军的宦官竟已泪流满面:“臣愿以残躯报效先帝知遇之恩!若辽狗敢踏足河北一寸,臣必...“

    李宪此刻回想起了当年,武英殿地龙烧得极旺,年轻的先帝只着一件素纱中单。

    “卿来看,”先帝突然对自己道,““章越昨日奏称,当效法唐太宗灭突厥之策,从古渭寨出,先取临洮,之后再取兰州,凉州断其右臂!”

    先帝指尖顺着黄河划到兴州:“可是朕却想打这灵州,最后这定难五州......“

    李宪捧着热茶的手微微发颤。作为内侍,他本不该妄议军国大事。

    “党项人擅骑射,若效突厥故事恐.....本朝骑兵未必能及。”

    先帝道:“你说得有理,内侍中你也算会读书,知兵事,能替朕分忧了。”

    “你可愿领兵?”

    “内臣......“李宪喉头滚动,终是跪地重重叩首,“内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神宗扶起他时,掌心温度透过绢衣:“朕知卿忠谨。”

    李宪今年四十四岁,朝野都说他是心怀开疆扩土之志,其实他更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多少个良宵他都陪同着先帝立在武英殿的舆图下,他手持竹盏伺候在旁,看着先帝手持朱笔在舆图上勾勾画画。

    先帝不时以西事和兵略询他李宪,李宪一一作答。

    而如今武英殿上御座空空,唯余铜炉炭火映着“复汉唐旧疆“五个殷红如血的大字。

    最后千言万语到了李宪口中只是这一句道:“内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

    看着李宪重新得到重用,章越欣然旋即道。

    不过刚领受了职位的李宪则起身后,向太后又道:“侍中,京师重地,定州更是不容有失。”

    “老身还是觉心惊肉跳.....”

    宋朝为了打一个灵州,真的让辽国饮马黄河,动摇了京畿,这也是代价太大了。

    章越知道此举是冒风险,于是则道:“真正的胜负在于灵州一役,只要破了灵州,兴州府门户洞开。章楶奏称不以克灵州为目的,而是以灵州为饵,在此打一战,灭掉党项两个军监司的兵马。”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