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55章 燕王,朱棣(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颁布《昭鉴录》,四月,颁布《祖训录》给朱棣等藩王,令他们抄写在王宫正殿和内宫的东壁。

    书中搜集了古代藩王的优劣事迹,以对皇子们进行宗法教育。

    朱棣在宫廷中要遵守繁琐的礼仪制度,经常要参加各种朝见和祭仪。

    洪武九年,十六岁的朱棣与魏国公徐达长女徐氏成婚。

    朱元璋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即将前往封地,便派遣朱棣和秦、晋二王前往“中都”凤阳,观摩祖宗肇基之地,使他们了解明朝的基业由何而兴。

    自此之后,朱棣先后三次被派往凤阳常驻,在练兵演武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民生疾苦和民间生活。

    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

    每位亲王拥有被称作“护卫”的少量军队,少的三千人,多的一万五千人。

    名义上,亲王不得干预地方事务。

    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亲王可调遣王国所在地的镇守兵。

    每有军事行动,诸王都要带领护卫随军出征,那些在疆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帅,虽身为大将军,有时也要受到亲王的节制。

    朱元璋笃信佛教,诸王初封时,明太祖都要为他们选一名僧人加以辅佐。

    有一位僧人法名道衍,是一位颇有谋略与学识的人。

    此人正是姚广孝。

    洪武十五年,道衍随朱棣北上燕邸,后来与他交往密切,十分投缘,还向朱棣推荐了一位术士,名叫袁珙。

    这两人都成了朱棣的谋士。

    朱棣还设法结纳地方文武官员,以培植自己的力量。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朱元璋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命朱棣担任右宗正。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大将军,率列侯赵庸、曹兴、王弼、孙恪等赴北平,训练军马,听燕王节制,以出征漠北。

    山西的军队归晋王节制。

    燕王率傅友德等出古北口,侦知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等驻牧迤都,遂挥师前进。

    这时适逢大雪,诸将欲待雪止再进军。朱棣却认为天降大雪,敌军必然意料不到明军将至,应当乘雪速进。

    大军进抵迤都,与元军仅隔一沙碛,竟未被发觉。

    虽以重兵压境,朱棣仍欲智取。

    派部将观童前往敌营劝降。

    观童与乃儿不花是旧识,正在劝降时,明军已大败元军,乃儿不花想乘马逃走,观童告诉他这是燕王的军队,不必害怕,邀请乃儿不花一同到明军营帐中请降,果然被设酒款待,乃儿不花深受感动,便带领部落和马驼牛羊,一起归降了明军。

    捷报传到京师,朱元璋高兴地说:

    “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自后,朱棣威名大振,更受倚重,屡次被朱元璋授命参与北方军事,节制士马。

    诸王之中,以晋王、燕王最被倚重。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朱棣率颍国公傅友德出征,收捕番将阿失里等人。

    洪武二十六年三月,朱元璋命晋王节制山西、燕王节制北平各卫将士,凡军中事务,都要启奏朝廷和晋王、燕王。

    洪武二十九年三月,朱棣率军北征至彻彻儿山,擒敌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又追击至兀良哈秃城,遇敌哈剌兀,打败敌军凯旋。

    洪武三十一年,晋王死后,朱元璋命朱棣节制北平都司、行都司、辽东都司及辽府护卫兵马,令他总率诸王防备边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